漢典 | 古籍 | 詩詞 | 書法 |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條目
導航
漢典 古籍 詩詞 書法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部首

異體字

部首 阜

部外 10

總筆畫 13

地

統一碼

字形分析

筆順

扩展B U+28ED0

左右结构

521353334121

五筆

倉頡

鄭碼

befg

nlmog

ygb

部首 阜 部外 10總筆劃 12

統一碼 28ED0筆順 521353334121

𨻐 基本解釋

© 漢典
【戌集中】【阜】 𨻐·康熙筆画:18 ·部外筆画:10

𨻐 《康熙字典》

【戌集中】【阜】 𨻐·康熙筆画:18 ·部外筆画:10

【韻會】古文地字。註詳土部三畫。

© 漢典
【卷十三】【土】

地 《说文解字》

(說文解字未收錄“𨻐”字頭,請參考“地”字:)
【卷十三】【土】
『說文解字』

元气初分,輕清陽爲天,重濁陰爲地。萬物所陳𠛱也。从土也聲。墬,籒文地从䧘。徒内切〖注〗埊、𨻐、嶳、埅,亦古文地。

『說文解字注』

(地)元气初分。輕淸昜爲天。重濁侌爲地。元者、始也。陰陽大論曰。黃帝問於岐伯曰。地之爲下否乎。岐伯曰。地爲人之下。大虛之中者也。黃帝曰。馮乎。岐伯曰。大氣舉之也。按地之重濁而包舉乎輕淸之氣中。是以不墜。萬物所敶列也。敶各本作陳。今正。攴部曰。敶者、列也。凡本無其字、依聲託事者。如萬蟲、終古叚借爲千萬。雖唐人必用万字。不可從也。若本有其字。如叚陳國爲敶列。在他書可。而許書不可。地與敶以雙聲爲訓。从土。地以土生物。故从土。也聲。坤道成女。玄牝之門。爲天地根。故其字从也。或云从土乙力。其可笑有如此者。徒四切。古音在十七部。漢書或叚爲第但也之第。


(墬)籒文地。从𨸏土。彖聲。從小徐本。惟彖字小徐作彖。非其聲也。今正、作彖。从𨸏、言其高者也。从土、言其平者也。彖見?部。蠡㥟墬皆以爲聲。在古音十六部。地字古音本閒於十六十七㒳部也。若大徐作从䧘。𨸏部䧘音徒玩切。其繆愈難糾矣。漢人多用墬字者。傳寫皆誤少一畫。

© 漢典

【載入評論 】 【論壇討論】

同部首
    1. 那
    2. 鄭
    3. 䣓
    4. 陰
    5. 隣
    6. 䧊
    7. 鄆
    8. 邜
    9. 䧦
    10. 䧒
    11. 隖
    12. 陇
同筆畫
    1. 睂
    2. 䇲
    3. 颩
    4. 渳
    5. 椫
    6. 䞣
    7. 䡐
    8. 酠
    9. 溄
    10. 絞
    11. 椠
    12. 傃
  • 粵ICP備10071303號
  • ZDIC Facebook
  • ZDIC Twitter
  • Qgroup:203589259
  • WX:zdicwx
© 漢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