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典 | 古籍 | 詩詞 | 書法 |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條目
導航
漢典 古籍 詩詞 書法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拼音

注音

部首

異體字

qián

ㄑ〡ㄢˊ

部首 阜

部外 9

總筆畫 12

乾

統一碼

字形分析

筆順

擴展B U+28EA9

左右結構

5251111254

五筆

倉頡

鄭碼

bvfp

nlnkq

yyxb

拼音 qián

注音 ㄑ〡ㄢˊ

部首 阜 部外 8總筆劃 10

擴展B 28EA9筆順 5251111254

𨺩 基本解釋

● 𨺩

qián ㄑ〡ㄢˊ 《集韻》渠焉切,平仙羣。


  1. 同「乾」。《集韻•㒨韻》:「乾,《説文》:『上出也。从乙,乙,物之達也。』一曰《易》卦名,徤也;亦姓。或作𨺩。」《五音集韻•仙韻》:「𨺩」,「乾」的古文。
【漢典】
【戌集中】【阜】 𨺩·康熙筆画:17 ·部外筆画:9

𨺩 《康熙字典》

【戌集中】【阜】 𨺩·康熙筆画:17 ·部外筆画:9

【五音集韻】與乾同。詳乙部乾字註。

【漢典】
【卷十四】【乙】

↳乾 《說文解字》

(說文解字未收錄「𨺩」字頭,请參考「乾」字:)
【卷十四】【乙】
《說文解字》

上出也。从乙。乙,物之達也。倝聲。𠄃,籒文乾。渠焉切。又,古寒切〖注〗漧、𠄋,古文。

《說文解字注》

(乾)上出也。此乾字之本義也。自有文字以後,乃用爲卦名。而孔子釋之曰:健也。健之義生於上出。上出爲乾,下注則爲溼,故乾與溼相對。俗别其音,古無是也。从乙。乙,物之𨔶也。釋从乙之恉。物𨔶則上出矣。倝聲。倝者,日始出光倝倝也。然則形聲中有會意焉。渠焉切。又古寒切。十四部。

(𠄊)籒文乾。葢籒文倝。故籒文朝,籒文乾皆从之。

【漢典】

𨺩 字源字形

字形對比
内地
台湾
異體字
乾
【漢典】

【載入評論 】 【論壇討論】

同音字
    1. 㩮(qian2)
    2. 墘(qian2)
    3. 扲(qian2)
    4. 䋮(qian2)
    5. 虔(qian2)
    6. 灊(qian2)
    7. 忴(qian2)
    8. 蕁(qian2)
    9. 潜(qian2)
    10. 岒(qian2)
    11. 䅐(qian2)
    12. 偂(qian2)
同部首
    1. 䣓
    2. 阸
    3. 陣
    4. 﨩
    5. 阭
    6. 鄵
    7. 陇
    8. 邿
    9. 鄍
    10. 䣀
    11. 降
    12. 䧋
同筆畫
    1. 烅
    2. 䏦
    3. 舐
    4. 舯
    5. 欴
    6. 珜
    7. 旃
    8. 笊
    9. 夎
    10. 剥
    11. 㱡
    12. 站
  • 粵ICP備10071303號
  • ZDIC Facebook
  • ZDIC Twitter
  • Qgroup:203589259
  • WX:zdicwx
© 漢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