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典 | 古籍 | 詩詞 | 書法 |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條目
導航
漢典 古籍 詩詞 書法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拼音

部首

異體字

tǎn

部首 足

部外 12

總筆畫 19

𨁴 𨆀

統一碼

字形分析

筆順

扩展B U+2814D

左右结构

2512121511225112511

五筆

倉頡

鄭碼

khuj

rmana

jixk

拼音 tǎn

部首 足 部外 12總筆劃 19

統一碼 2814D筆順 2512121511225112511

𨅍 基本解釋

© 漢典
【酉集中】【足】 𨅍·康熙筆画:19 ·部外筆画:12

𨅍 《康熙字典》

【酉集中】【足】 𨅍·康熙筆画:19 ·部外筆画:12

【字彙】丑犯切,音毯。【揚雄·蜀郡賦】𨅍凄秋,發陽春。【註】以足踏地而歌曰𨅍。【正字通】踏地歌。本作蹋,蹋與踏同,俗作躢,𨅍卽躢之譌。○按十七畫𨇧字,《廣韻》音丑犯切。疑𨅍卽爲𨇧字之譌。

© 漢典

【載入評論 】 【論壇討論】

同部首
    1. 蹭
    2. 跱
    3. 䠔
    4. 䟟
    5. 蹽
    6. 躑
    7. 跓
    8. 䟹
    9. 蹛
    10. 跙
    11. 䟦
    12. 䠎
同筆畫
    1. 繫
    2. 蘒
    3. 䡴
    4. 騢
    5. 霨
    6. 櫝
    7. 㶈
    8. 㘑
    9. 䴼
    10. 㣸
    11. 䰪
    12. 䳠
  • 粵ICP備10071303號
  • ZDIC Facebook
  • ZDIC Twitter
  • Qgroup:203589259
  • WX:zdicwx
© 漢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