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典 | 古籍 | 诗词 | 书法 | 通识
  • 查询索引
  • ............................
    汉字拆分查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繁体部首索引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说文部首索引
繁体
 
条目
导航
汉典 古籍 诗词 书法 通识
  • 查询索引
  • ............................
    汉字拆分查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体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说文部首索引
繁体

拼音

注音

部首

异体字

zhì

ㄓˋ

部首 足

部外 6

总笔画 13

𨂄 𨃉

统一码

字形分析

笔顺

基本区 U+8DF1

左右结构

2512121121124

五笔

仓颉

郑码

四角

khff

rmgdi

jibd

64141

拼音 zhì

注音 ㄓˋ

部首 足 部外 6总笔画 13

基本区 8DF1笔顺 2512121121124

跱 基本解释

● 跱

zhì ㄓˋ


  1. 站立:“鹤~而不食。”
  2. 耸立;屹立:“山海竦~。”
  3. 对峙:“方今英雄棋~。”
  4. 准备;储备:“~乃糗粮。”

英语 stop

德语 aufhalten, aufhören ,hocken, kauern

【漢典】

跱 國語辭典

跱ㄓˋzhì
動
  1. 留止、佇立。《淮南子·脩務》:「鶴跱而不食,晝吟宵哭。」《續漢書志·第一二·天文志下》:「大將軍何進令司隸校尉袁紹私募兵千餘人,陰跱雒陽城外。」

  2. 對峙、對立。《三國志·卷五八·吳書·陸遜傳》:「方今英雄棋跱,豺狼闚望。」《晉書·卷五四·陸機傳》:「遂躋天號,鼎跱而立。」

名
  1. 行館、招待所。《後漢書·卷三·章帝紀》:「丁酉,南巡狩,詔所經道上,郡縣無得設儲跱。」

【漢典】
【酉集中】【足】 跱·康熙筆画:13 ·部外筆画:6

跱 《康熙字典》

【酉集中】【足】 跱·康熙筆画:13 ·部外筆画:6

【廣韻】直里切【集韻】【韻會】丈里切,𠀤音峙。【類篇】跱䠧,行不進。【博雅】跱,止也。

又【後漢·章帝紀】所經道上郡縣,無得設儲跱。【註】具也。

又【正韻】丈几切,音豸。與峙同。

【漢典】

跱 音韵方言

国际音标 tʂʅ˥˧ 日语读音 TODOMARU韩语罗马 CHI现代韩语 치

粤语 si6 zi6

近代音 中古音 澄母 止韻 上聲 歭小韻 直里切 三等 開口;上古音 黄侃系统:定母 咍部 ;王力系统:定母 之部 ;

上古音 中古音
【漢典】

跱 字源字形

字源演变
甲骨文 金文 楚系簡帛 秦系簡牘 說文 隸書 楷書 楷書 楷書
「跱」魏受禪表 「跱」
隸書 傳抄古文字
字形对比
内地
台湾
香港
异体字
𨂄
𨃉
【漢典】

【加载评论 】 【论坛讨论】

同音字
    1. 稚(zhi4)
    2. 疐(zhi4)
    3. 䘭(zhi4)
    4. 擳(zhi4)
    5. 稺(zhi4)
    6. 覟(zhi4)
    7. 儨(zhi4)
    8. 㣥(zhi4)
    9. 銍(zhi4)
    10. 墆(zhi4)
    11. 䐭(zhi4)
    12. 桎(zhi4)
同部首
    1. 䠖
    2. 踓
    3. 䟥
    4. 䠏
    5. 䠯
    6. 蹀
    7. 跘
    8. 䟟
    9. 躚
    10. 踷
    11. 跃
    12. 踭
同笔画
    1. 𠍧
    2. 蓎
    3. 𠍜
    4. 楦
    5. 㴵
    6. 嫃
    7. 䊌
    8. 㗠
    9. 㷝
    10. 鈴
    11. 誇
    12. 㬉
  • 意 见 反 馈
  • 联 系 我 们
  • 关 于 汉 典
  • 免 责 声 明
  • 粤ICP备10071303号
  • ZDIC Facebook
  • ZDIC Twitter
  • Qgroup:203589259
  • WX:zdicwx
© 汉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