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典 | 古籍 | 詩詞 | 書法 |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條目
導航
漢典 古籍 詩詞 書法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部首

異體字

部首 足

部外 1

總筆畫 8

正

統一碼

字形分析

筆順

擴展B U+27FB8

上下結構

12512134

五筆

倉頡

鄭碼

gkhu

mryo

aji

部首 足 部外 1總筆劃 8

擴展B 27FB8筆順 12512134

𧾸 基本解釋

● 𧾸


  1. 同「正」。《説文•正部》:「𧾸,古文正。从一足。足者,亦止也。」
【漢典】
【酉集中】【足】 𧾸·康熙筆画:8 ·部外筆画:1

𧾸 《康熙字典》

【酉集中】【足】 𧾸·康熙筆画:8 ·部外筆画:1

【說文】古文正字,从一足。足者亦止也。註詳止部一畫。

【漢典】
【卷二】【正】

↳正 《說文解字》

(說文解字未收錄「𧾸」字頭,请參考「正」字:)
【卷二】【正】
《說文解字》

是也。从止,一以止。凡正之屬皆从正。㱏,古文正从二。二,古上字。𧾸,古文正从一足。足者亦止也。之盛切〖注〗徐鍇曰:“守一以止也。”

《說文解字注》

(正)是也。从一。句。一㠯止。江沅曰:一所㠯止之也。如乍之止亡,母之止姦,皆以一止之。之盛切。十一部。凡正之屬皆从正。

(㱏)古文正,从二。二,古文上字。此亦同䇂示辰龍童音章皆从二。

(𧾸)古文正。从一足。足亦止也。止部曰:止爲足。

【漢典】

𧾸 字源字形

字源演變
甲骨文 金文 楚系簡帛 秦系簡牘 說文 隸書 楷書 楷書 楷書
「正」甲193合22336 「正」二祀弋其卣商代晚期集成5412 「正」郭.唐.26 「正」說文古文 「正」睡虎地簡23.3 「𧾸」
「正」甲3940合36534 「正」大盂鼎西周早期集成2837 「正」郭.語2.40 「正」說文古文 「正」孫臏37
「正」御正衛簋西周早期集成4044 「正」郭.唐.13 「正」說文‧正部 「正」張景碑
甲骨文 金文 楚系簡帛 秦系簡牘 說文小篆 隸書 傳抄古文字
字形對比
内地
台湾
異體字
正
【漢典】

【載入評論 】 【論壇討論】

同部首
    1. 踟
    2. 跴
    3. 䟽
    4. 跪
    5. 蹂
    6. 䠧
    7. 躚
    8. 跇
    9. 蹏
    10. 蹩
    11. 䟓
    12. 踀
同筆畫
    1. 郂
    2. 怊
    3. 㕹
    4. 㔛
    5. 宙
    6. 瓮
    7. 幸
    8. 甙
    9. 䍐
    10. 练
    11. 茊
    12. 沼
  • 粵ICP備10071303號
  • ZDIC Facebook
  • ZDIC Twitter
  • Qgroup:203589259
  • WX:zdicwx
© 漢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