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典 | 古籍 | 詩詞 | 書法 |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條目
導航
漢典 古籍 詩詞 書法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部首

異體字

部首 衣

部外 14

總筆畫 20

襄

統一碼

字形分析

筆順

扩展B U+2779C

上下结构

3211121251511413534

五筆

倉頡

鄭碼

wffe

hxyhv

nbsr

部首 衣 部外 13總筆劃 19

統一碼 2779C筆順 3211121251511413534

𧞜 基本解釋

© 漢典
【申集下】【衣】 𧞜·康熙筆画:20 ·部外筆画:14

𧞜 《康熙字典》

【申集下】【衣】 𧞜·康熙筆画:20 ·部外筆画:14

【字彙補】古文襄字。註見十一畫。

© 漢典
【】【】

襄 《说文解字》

(說文解字未收錄“𧞜”字頭,請參考“襄”字:)
【】【】
『說文解字注』

(襄)漢令。解衣而耕謂之𧞻。而字依韵會補。此襄字所以从衣之本義。惟見於漢令也。引伸之爲除去。爾雅釋言、詩牆有茨出車傳皆曰。襄、除也。周書謚法云。辟地有德曰襄。凡云攘地、攘夷狄皆襄之假借字也。又引伸之爲反復。大東傳云。襄、反也。謂除此而復乎彼也。釋言又曰。襄、駕也。此驤之假借字。凡云襄上也、襄舉也皆同。又馬注皋陶謨曰。襄、因也。謚法因事有功曰襄。此又攘之假借字。有因而盜曰攘。故凡因皆曰攘也。今人用襄爲輔佐之義。古義未嘗有此。从衣。𤕦聲。息良切。十部。


(𡣿)古文𧞻。不能得其會意形聲所在。

© 漢典

【載入評論 】 【論壇討論】

同部首
    1. 褎
    2. 袅
    3. 裟
    4. 裳
    5. 褺
    6. 裔
    7. 裏
    8. 䙪
    9. 褜
    10. 表
    11. 襞
    12. 裝
同筆畫
    1. 䜍
    2. 鵵
    3. 䥎
    4. 鵪
    5. 㜵
    6. 鏋
    7. 艨
    8. 蹯
    9. 穩
    10. 藿
    11. 鶧
    12. 鏀
  • 粵ICP備10071303號
  • ZDIC Facebook
  • ZDIC Twitter
  • Qgroup:203589259
  • WX:zdicwx
© 漢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