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典 | 古籍 | 詩詞 | 書法 |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條目
導航
漢典 古籍 詩詞 書法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拼音

注音

部首

異體字

chǐ

ㄔˇ

部首 耳

部外 5

總筆畫 11

恥

統一碼

字形分析

筆順

擴展B U+26556

左右結構

12211132121

五筆

倉頡

鄭碼

bthg

sjhym

cemi

拼音 chǐ

注音 ㄔˇ

部首 耳 部外 5總筆劃 11

擴展B 26556筆順 12211132121

𦕖 基本解釋

● 𦕖

chǐ ㄔˇ


  1. 俗「耻」。
【漢典】
【卯集上】【心】 恥·康熙筆画:10 ·部外筆画:6

↳恥 《康熙字典》

(康熙字典未收錄「𦕖」字頭,请參考「恥」字。)
【卯集上】【心】 恥·康熙筆画:10 ·部外筆画:6

【唐韻】敕里切【集韻】丑里切,𠀤褫上聲【說文】辱也。从心耳聲。【周禮·地官·司救】恥諸嘉石。【註】恥辱之也。【左傳·昭五年】恥匹夫不可以無備,况國乎。【註】言不可辱也。

又【廣韻】慙也。【孟子】人不可以無恥。【註】人不可以無所羞恥也。 或作誀。 【六書總要】从心耳會意。取聞過自愧之義。凡人心慙,則耳熱面赤,是其驗也。俗譌作耻。

【漢典】
【卷十】【心】

↳恥 《說文解字》

(說文解字未收錄「𦕖」字頭,请參考「恥」字:)
【卷十】【心】
《說文解字》

辱也。从心耳聲。敕里切

《說文解字注》

(恥)辱也。辰部曰。辱、恥也。二篆爲轉注。从心。耳聲。敕里切。一部。

【漢典】

𦕖 字源字形

字形對比
内地
台湾
異體字
恥
【漢典】

【載入評論 】 【論壇討論】

同部首
    1. 耾
    2. 聝
    3. 聂
    4. 耴
    5. 聃
    6. 聞
    7. 聼
    8. 聐
    9. 聄
    10. 耳
    11. 聠
    12. 聑
同筆畫
    1. 䇦
    2. 猝
    3. 偘
    4. 铚
    5. 釮
    6. 黄
    7. 渆
    8. 婈
    9. 㖰
    10. 唽
    11. 啕
    12. 䍪
  • 粵ICP備10071303號
  • ZDIC Facebook
  • ZDIC Twitter
  • Qgroup:203589259
  • WX:zdicwx
© 漢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