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典 | 古籍 | 詩詞 | 書法 |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條目
導航
漢典 古籍 詩詞 書法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拼音

注音

部首

異體字

lì

ㄌㄧˋ

部首 禾

部外 3

總筆畫 8

利

統一碼

字形分析

筆順

擴展B U+25762

左右結構

31234353

五筆

倉頡

鄭碼

tqtt

hdph

mfrm

拼音 lì

注音 ㄌㄧˋ

部首 禾 部外 3總筆劃 8

擴展B 25762筆順 31234353

𥝢 基本解釋

● 𥝢

lì ㄌㄧˋ


  1. 同「利」。《説文長箋•刀部》:「𥝢,古文利。」

英語 to take advantage of; sharp (of weapons); profitable; profit

【漢典】
【補遺·午集】【禾】 𥝢·康熙筆画:8 ·部外筆画:3

𥝢 《康熙字典》

【補遺·午集】【禾】 𥝢·康熙筆画:8 ·部外筆画:3

【說文長箋】同利。

【漢典】
【卷四】【刀】

↳利 《說文解字》

(說文解字未收錄「𥝢」字頭,请參考「利」字:)
【卷四】【刀】
《說文解字》

銛也。从刀。和然後利,从和省。《易》曰:“利者,義之和也。”𥝤,古文利。力至切

《說文解字注》

(利)銛也。銛者,臿屬。引伸爲銛利字。銛利引伸爲凡利害之利。刀和然後利,从刀,和省。依韵㑹本。毛傳曰:鸞刀,刀有鸞者。言割中節也。郊特牲曰:割刀之用而鸞刀之貴。貴其義也,聲和而後𣃔也,許據此說㑹意。力至切。十五部。易曰:利者,義之和也。又引易說從和省之意。上云刀和然後利者,本義也。引易者,引伸之義也。

(𥝢),古文利。葢從刃禾。

【漢典】

𥝢 字源字形

字源演變
甲骨文 金文 楚系簡帛 秦系簡牘 說文 隸書 楷書 楷書 楷書
「利」粹1505 「利」師遽方彝西周中期集成9897 「利」包2.122 「利」睡.秦2 「利」說文古文 「利」縱橫家書10 「𥝢」
「利」粹673合29880 「利」利鼎西周中期集成2804 「利」包2.135 「利」說文‧刀部 「利」孫子39
「利」燕王喜矛戰國晚期集成11529 「利」包2.143 「利」石門頌
甲骨文 金文 楚系簡帛 秦系簡牘 說文小篆 隸書 傳抄古文字
字形對比
内地
台湾
異體字
利
【漢典】

【載入評論 】 【論壇討論】

同音字
    1. 搮(li4)
    2. 䘈(li4)
    3. 攭(li4)
    4. 丽(li4)
    5. 朸(li4)
    6. 莉(li4)
    7. 镉(li4)
    8. 悧(li4)
    9. 傈(li4)
    10. 攦(li4)
    11. 爏(li4)
    12. 茘(li4)
同部首
    1. 秪
    2. 䆄
    3. 稦
    4. 稸
    5. 䅭
    6. 穱
    7. 䅦
    8. 䄵
    9. 稅
    10. 積
    11. 穑
    12. 䄭
同筆畫
    1. 枋
    2. 䀒
    3. 兩
    4. 剁
    5. 昃
    6. 郅
    7. 抴
    8. 侚
    9. 拃
    10. 玱
    11. 㳓
    12. 泓
  • 粵ICP備10071303號
  • ZDIC Facebook
  • ZDIC Twitter
  • Qgroup:203589259
  • WX:zdicwx
© 漢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