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典 | 古籍 | 詩詞 | 書法 |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條目
導航
漢典 古籍 詩詞 書法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拼音

部首

異體字

è

zhēn

部首 歹

部外 1

總筆畫 5

歹 貞

統一碼

字形分析

筆順

擴展B U+239B5

上下結構

21251

五筆

倉頡

鄭碼

hmgf

ybm

idld

拼音 è zhēn

部首 歹 部外 1總筆劃 5

擴展B 239B5筆順 21251

𣦵 基本解釋

基本字義


● 𣦵

è ㄜˋ

  1. 同“歹”。《正字通•歹部》:“歹,本作𣦵。”

其它字義


● 𣦵

zhēn ㄓㄣ

  1. 同“貞”。《改併四聲篇海•卜部》引《類篇》:“𣦵音貞,古文。”《字彙補•歹部》:“𣦵,古文貞字。”
【漢典】
【辰集下】【歹】 𣦵·康熙筆画:4 ·部外筆画:0

𣦵 《康熙字典》

【辰集下】【歹】 𣦵·康熙筆画:4 ·部外筆画:0

【唐韻】五割切【集韻】牙葛切,𠀤音枿。【說文】𠛱,骨之殘也。从半冎,凡歺之屬皆从歺。讀若櫱岸之櫱。【徐鍇曰】冎剔肉置骨也。歺,殘骨也。故从半冎。【徐鉉曰】義不應有中一。秦刻石文有之。

又【集韻】才達切,音𡾃。朽骨餘。

又居陵切,音兢。義同。 【集韻】作歺。𡰤,古文歺。

【漢典】
【卷四】【歺】

歺 《說文解字》

(說文解字未收錄“𣦵”字頭,请參考“歺”字:)
【卷四】【歺】
『說文解字』

𠛱骨之殘也。从半冎。凡歺之屬皆从歺。讀若櫱岸之櫱。𡰮,古文歺。五割切〖注〗徐鍇曰:“冎,剔肉置骨也。歺,殘骨也。故从半冎。”臣鉉等曰:義不應有中一。秦刻石文有之。〖注〗𣦵。

『說文解字注』

(歺)𠛱骨之殘也。刀部曰:𠛱,分解也。殘當作㱚。許殘訓賊,㱚訓餘,後人輒同之也。从半冎。冎,剔人肉置其骨也。半冎則骨殘矣。鉉曰:不當有中一。秦刻石文有之。凡歺之屬皆从歺。讀若櫱岸之櫱。櫱岸未聞。櫱當作屵,屵者,岸高也。五割切。櫱音同。葢轉寫者以其音改其字耳。十五部。五經文字、九經字㨾音兢,非。


(𡰮)古文歺。古文殂,古文殪,古文死,古文伊皆從此。

【漢典】

【載入評論 】 【論壇討論】

同部首
    1. 㱵
    2. 殢
    3. 殄
    4. 㱝
    5. 殮
    6. 㱯
    7. 歿
    8. 㱧
    9. 㱞
    10. 殙
    11. 㱣
    12. 歾
同筆畫
    1. 讯
    2. 圢
    3. 庁
    4. 仺
    5. 仔
    6. 冭
    7. 仡
    8. 只
    9. 仜
    10. 卡
    11. 㞋
    12. 厉
  • 粵ICP備10071303號
  • ZDIC Facebook
  • ZDIC Twitter
  • Qgroup:203589259
  • WX:zdicwx
© 漢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