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典 | 古籍 | 詩詞 | 書法 |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條目
導航
漢典 古籍 詩詞 書法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拼音

注音

部首

異體字

cuì

sū

ㄘㄨㄟˋ

ㄙㄨ

部首 口

部外 11

總筆畫 14

𠷈 𠱕 𤀤

統一碼

字形分析

筆順

擴展B U+20EDC

左右結構

25141554413412

五筆

倉頡

鄭碼

kyxf

ryyj

jsze

拼音 cuì sū

注音 ㄘㄨㄟˋ ㄙㄨ

部首 口 部外 11總筆劃 14

擴展B 20EDC筆順 25141554413412

𠻜 基本解釋

● 𠻜

shuì ㄕㄨㄟˋ


  1. 飲;嘗。也作「啐」。《説文•口部》:「𠻜,小㱃(飲)也。」 桂馥義證:「經典借啐字。」《廣雅•釋詁三》:「𠻜,嘗也。」
  2. 方言。吃喝。章炳麟《新方言•嶺外三州語》:「三州謂哺歠一度曰𠻜一餐。」

● 𠻜

lǜ ㄌㄩˋ


  1. 同「𠷈」。鳴叫。《集韻•術韻》:「𠷈,鳴也。或从率。」

● 𠻜

sū ㄙㄨ


  1. 象聲詞。細小的聲音。《集韻•質韻》:「𠻜,聲也。」
【漢典】
【丑集上】【口】 𠻜·康熙筆画:14 ·部外筆画:11

𠻜 《康熙字典》

【丑集上】【口】 𠻜·康熙筆画:14 ·部外筆画:11

【唐韻】【集韻】𠀤所劣切,音刷。【說文】小㱃也。

又【集韻】楚快切,音𪙦。義同。

又【廣韻】呂卹切【集韻】劣戌切,𠀤音律。【廣韻】與𠷈同。【集韻】或作哷。

又【集韻】朔律切,音率。聲也。

又山芮切,音嘬。【博雅】嘗也。【集韻】或作𤀤。

【漢典】
【卷二】【口】

𠻜 《說文解字》

【卷二】【口】
《說文解字》

小㱃也。从口率聲。讀若㕞。所劣切

《說文解字注》

(𠻜)小㱃也。士冠禮注曰:古文啐爲呼。按呼與啐音義皆隔,必是誤字。當是古文啐爲𠻜之誤,如古文酳作𨟴,今禮𨟴皆誤酌也。从口率聲。讀若㕞。所劣切。十五部。

【漢典】

𠻜 字源字形

字源演變
甲骨文 金文 楚系簡帛 秦系簡牘 說文 隸書 楷書 楷書 楷書
「𠻜」說文‧口部 「𠻜」
說文小篆 傳抄古文字
字形對比
内地
台湾
異體字
𠷈
𠱕
𤀤
【漢典】

【載入評論 】 【論壇討論】

同音字
    1. 說(shui4)
    2. 稅(shui4)
    3. 帨(shui4)
    4. 涚(shui4)
    5. 䬽(shui4)
    6. 挩(shui4)
    7. 裞(shui4)
    8. 睡(shui4)
    9. 捝(shui4)
    10. 涗(shui4)
    11. 㥨(shui4)
    12. 㽷(shui4)
同部首
    1. 噟
    2. 㖲
    3. 哟
    4. 啬
    5. 啘
    6. 呭
    7. 㘅
    8. 哖
    9. 唓
    10. 嗵
    11. 吳
    12. 呙
同筆畫
    1. 漤
    2. 碳
    3. 䞯
    4. 耤
    5. 語
    6. 镅
    7. 蔣
    8. 䞓
    9. 槚
    10. 緕
    11. 膀
    12. 墛
  • 粵ICP備10071303號
  • ZDIC Facebook
  • ZDIC Twitter
  • Qgroup:203589259
  • WX:zdicwx
© 漢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