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典 | 古籍 | 詩詞 | 書法 |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條目
導航
漢典 古籍 詩詞 書法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部首

異體字

部首 八

部外 10

總筆畫 12

坤

統一碼

字形分析

筆順

擴展B U+20527

上中下結構

123211511134

五筆

倉頡

鄭碼

fqgw

ghxc

edao

部首 八 部外 10總筆劃 12

擴展B 20527筆順 123211511134

𠔧 基本解釋

● 𠔧


  1. 同「坤」。《字集補•八部》:「𠔧,《歸藏易》坤字。」
【漢典】
【補遺·子集】【八】 𠔧·康熙筆画:12 ·部外筆画:10

𠔧 《康熙字典》

【補遺·子集】【八】 𠔧·康熙筆画:12 ·部外筆画:10

【字彙補】坤字。見《歸藏易》。

【漢典】
【卷十三】【土】

↳坤 《說文解字》

(說文解字未收錄「𠔧」字頭,请參考「坤」字:)
【卷十三】【土】
《說文解字》

地也。《易》之卦也。从土从申。土位在申。苦昆切

《說文解字注》

(坤)地也。易之卦也。象傳曰: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說卦傳曰:坤,順也。按伏羲取天地之德爲卦,名曰乾坤。从土𦥔。會意。苦昆切。十三部。土位在申也。此說从𦥔之意也。說卦傳曰:坤也者,地也。萬物皆致養焉,故曰致役乎坤,坤正在申位。自倉頡造字已然,後儒乃臆造乾南坤北爲伏羲先天之學,說卦傳所定之位爲文王後天之學,甚矣人之好怪也。或問伏羲畫八卦,卽有乾坤震巽等名與不。曰有之。伏羲三奇謂之乾,三耦謂之坤。而未有乾字坤字,傳至於倉頡乃後有其字。坤𩕧特造之,乾震坎離艮兑以音義相同之字爲之,故文字之始作也。有義而後有音,有音而後有形,音必先乎形。名之曰乾坤者,伏羲也。字之者,倉頡也。畫卦者,造字之先聲也。是以不得云三卽坤字。

【漢典】

𠔧 字源字形

字形對比
内地
台湾
異體字
坤
【漢典】

【載入評論 】 【論壇討論】

同部首
    1. 羑
    2. 美
    3. 兵
    4. 並
    5. 兮
    6. 㒸
    7. 具
    8. 兌
    9. 龹
    10. 兴
    11. 共
    12. 兺
同筆畫
    1. 絚
    2. 僆
    3. 評
    4. 媁
    5. 铻
    6. 腍
    7. 飯
    8. 晭
    9. 䖪
    10. 軹
    11. 䊁
    12. 道
  • 粵ICP備10071303號
  • ZDIC Facebook
  • ZDIC Twitter
  • Qgroup:203589259
  • WX:zdicwx
© 漢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