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典 | 古籍 | 詩詞 | 書法 |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條目
導航
漢典 古籍 詩詞 書法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拼音

注音

部首

異體字

shàng

ㄕㄤˋ

部首 二

部外 0

總筆畫 2

上

統一碼

字形分析

筆順

擴展B U+2011E

上下結構

11

五筆

倉頡

鄭碼

fgg

mm

bdaa

拼音 shàng

注音 ㄕㄤˋ

部首 二 部外 0總筆劃 2

擴展B 2011E筆順 11

𠄞 基本解釋

● 𠄞

shànɡ ㄕㄤˋ


  1. 同「上」。《正字通・一部》:「上,古文作𠄞。」
【漢典】
【子集上】【二】 𠄞·康熙筆画:2 ·部外筆画:0

𠄞 《康熙字典》

【子集上】【二】 𠄞·康熙筆画:2 ·部外筆画:0

【說文】古文上字。【六書本義】橫一以指其體,上短者指其物,物在體之上曰上,在下曰下。餘詳一部二畫。

【漢典】
【卷一】【丄】

↳丄 《說文解字》

(說文解字未收錄「𠄞」字頭,请參考「丄」字:)
【卷一】【丄】
《說文解字》

高也。此古文上,指事也。凡丄之屬皆从丄。上,篆文丄。時掌切〖注〗二,古文。

《說文解字注》

(𠄞)高也,此古文丄。古文上作𠄞,故帝下㫄下示下皆云从古文上,可以證古文本作𠄞,篆作丄,各本誤以丄爲古文,則不得不改篆文之上爲,而用上爲部首,使下文从𠄞之字皆無所統,示次於𠄞之恉亦晦矣。今正丄爲𠄞,爲丄,觀者勿疑怪可也。凡說文一書,以小篆爲質,必先舉小篆,後言古文作某。此獨先舉古文後言小篆作某,變例也。以其屬皆从古文上,不从小篆上,故出變例而別白言之。指事也。凡指事之文絕少,故顯白言之。不於一下言之者,一之爲指事不待言也。象形者實有其物,日月是也。指事者不泥其物而言其事,丄丅是也。天地爲形,天在上,地在下。地在上,天在下。則皆爲事。凡𠄞之屬皆从𠄞。時掌時亮二切。古音第十部。

(丄)篆文上。謂李斯小篆也。今各本篆作,後人所改。

【漢典】

𠄞 字源字形

字源演變
甲骨文 金文 楚系簡帛 秦系簡牘 說文 隸書 楷書 楷書 楷書
「上」甲1164合30388 「上」𤼈鐘西周中期集成246 「上」包2.79   「上」說文古文 「上」睡虎地簡23.3     「𠄞」
「上」乙39合21327 「上」十三年上官鼎戰國晚期集成2590 「上」包2.10   「上」說文篆文 「上」老子甲1      
  「」中山王昔壺戰國晚期集成9735 「上」郭.成.9     「上」漢印徵      
甲骨文 金文 楚系簡帛 秦系簡牘 說文小篆 隸書 傳抄古文字
字形對比
内地
台湾
異體字
上
【漢典】

【載入評論 】 【論壇討論】

同音字
    1. 绱(shang4)
    2. 緔(shang4)
    3. 上(shang4)
    4. 鞝(shang4)
    5. 丄(shang4)
    6. 恦(shang4)
    7. 尚(shang4)
    8. 尙(shang4)
同部首
    1. 云
    2. 亜
    3. 亚
    4. 亞
    5. 亙
    6. 㐬
    7. 二
    8. 亖
    9. 亟
    10. 况
    11. 亓
    12. 井
同筆畫
    1. 勹
    2. 乂
    3. 㐅
    4. 丁
    5. 丅
    6. 亻
    7. 阝
    8. 刂
    9. 亠
    10. 丂
    11. 乜
    12. 乄
  • 粵ICP備10071303號
  • ZDIC Facebook
  • ZDIC Twitter
  • Qgroup:203589259
  • WX:zdicwx
© 漢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