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典 | 古籍 | 詩詞 | 書法 |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條目
導航
漢典 古籍 詩詞 書法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拼音

注音

部首

異體字

qiě

ㄑㄧㄝˇ

部首 一

部外 3

總筆畫 4

且

統一碼

字形分析

筆順

擴展B U+20007

上下結構

2511

五筆

倉頡

鄭碼

mfd

bmm

lda

拼音 qiě

注音 ㄑㄧㄝˇ

部首 一 部外 3總筆劃 4

擴展B 20007筆順 2511

𠀇 基本解釋

● 𠀇


  1. 同「且」。《玉篇•且部》:「且,語辭。𠀇,古文。」
【漢典】
【子集上】【一】 𠀇·康熙筆画:4 ·部外筆画:3

𠀇 《康熙字典》

【子集上】【一】 𠀇·康熙筆画:4 ·部外筆画:3

【玉篇】古文且字。註詳四畫。

【漢典】
【卷十四】【且】

↳且 《說文解字》

(說文解字未收錄「𠀇」字頭,请參考「且」字:)
【卷十四】【且】
《說文解字》

薦也。从几,足有二橫,一其下地也。凡且之屬皆从且。子余切。又,千也切〖注〗𠀃、𠀇,古文。

《說文解字注》

(且)所㠯薦也。所㠯二字今補。薦當作荐,今不改者,存其舊以示人推究也。薦訓獸所食艸。荐訓薦席,薦席謂艸席也。艸席可爲藉謂之荐,故凡言藉當曰荐。而經傳薦荐不分,凡藉義皆多用薦,實非許意。且,古音俎,所以承藉進物者。引申之,凡有藉之䛐皆曰且。凡語助云且者,必其義有二,有藉而加之也。云嫴且、苟且者,謂僅有藉而無所加。粗略之䛐也。凡經注言且字者十有一。鄉飲酒禮注:同姓則以伯仲别之。又同,則以且字别之。言同姓之中有伯仲同者,則呼某甫也。少牢饋食禮注:伯某之某,且字也。士喪禮父某甫注云:某甫,且字也。若言山甫、孔甫。士虞禮適爾皇祖某甫注云:某甫,且字也。若言尼甫、又曲禮有天王某甫注云:某甫,且字也。檀弓烏呼哀哉尼甫注云:因且字以爲之謚。襍記陽童某甫注云:某甫中,且字也。坊記魯春秋猶去夫人之姓曰吳,其死曰孟子卒注云:孟子之子,葢其且字。又公羊傳宣十五年王札子殺召伯毛伯注云:札者,冠且字也。桓四年天王使宰渠伯糾來聘注云:宰渠伯糾,天子下大夫。繫官氏且字。定四年劉卷卒注云:劉卷氏采,不名且字。古言表德之字,謂之且字,往往可證者如是。葢古二十而冠,衹云某甫。五十而後以伯仲某甫者,所以藉伯仲也。故鄭注禮之某甫如是,何注春秋之札卷糾皆爲且字,與鄭無不合。作正義者多不能憭,致轉寫多譌。而其不譌者,固可攷而知也。經注之且字非許書則不憭矣。若周頌傳曰:萋且,敬愼皃。且,此也。則毛公傳於故訓者也。从几。句。足有二橫。句。一,逗。其下地也。橫音光,卽桄字。今俗語讀光去聲是也。合鄭閟宫箋、明堂位注言之。有虞氏𣃔木爲四足而已。夏后氏中足爲橫距之象。周人足閒有橫,橫下有跗。似乎堂後有房,故云大房。按跗,許作柎,闌足也。闌足者,週圍之足空其底之下也。造字之時,象其直者四,橫者二。置於地,故以一象地。子余切。又千也切。古音嫥在五部。凡且之屬皆从且。

(𠀃)古文㠯爲且,又㠯爲几字。上㠯爲二字衍文也。古文且字無二橫者,鄭注明堂位曰有虞氏以梡𣃔木爲四足而已,夏后氏始中足爲橫距是也。又以爲几字者,古文叚借之法。几亦箸於地。故几且同字。古文字少,此字大徐本挩去,从小徐本補入。

【漢典】

𠀇 字源字形

字形對比
内地
台湾
異體字
且
【漢典】

【載入評論 】 【論壇討論】

同音字
    1. 且(qie3)
同部首
    1. 丝
    2. 丌
    3. 三
    4. 㐂
    5. 专
    6. 不
    7. 龷
    8. 丏
    9. 上
    10. 世
    11. 丣
    12. 且
同筆畫
    1. 龵
    2. 父
    3. 㐋
    4. 㝉
    5. 内
    6. 邒
    7. 忆
    8. 円
    9. 勽
    10. 反
    11. 勿
    12. 仅
  • 粵ICP備10071303號
  • ZDIC Facebook
  • ZDIC Twitter
  • Qgroup:203589259
  • WX:zdicwx
© 漢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