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典 | 古籍 | 詩詞 | 書法 |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條目
導航
漢典 古籍 詩詞 書法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拼音

注音

部首

異體字

qī

ㄑㄧ

部首 一

部外 1

總筆畫 2

七

統一碼

字形分析

筆順

扩展B U+20001

嵌套结构

15

五筆

倉頡

鄭碼

gnv

ks

azvv

拼音 qī

注音 ㄑㄧ

部首 一 部外 1總筆劃 2

統一碼 20001筆順 15

𠀁 基本解釋

基本字義


● 𠀁

qī ㄑㄧ

     ◎ 同“七”。

英語 the original form for 七 U+4E03

© 漢典
【子集上】【一】 七·康熙筆画:2 ·部外筆画:1

七 《康熙字典》

(康熙字典未收錄“𠀁”字頭,請參考“七”字。)
【子集上】【一】 七·康熙筆画:2 ·部外筆画:1

【唐韻】親吉切【集韻】【韻會】【正韻】戚悉切,𡘋音桼。少陽數也。【說文】陽之正也,从一,微隂从中衺出也。【書·舜典】在璿璣玉衡,以齊七政。【註】七政,日月五星也。【詩·唐風】豈曰無衣七兮。【註】侯伯七命,車服皆以七爲節。

又詞家以七名篇,雖八首,問對凡七。七者,問對之別名,始枚乗七發,後傅毅七激,崔駰七依,曹植七啓,張協七命,繼之凡十餘家。

又三七,藥名。【本草綱目】言葉左三右四,故名。一說本名山桼。

又姓。明七希賢。

又人名。【續仙傳】殷七七,名文祥。【蘇軾詩】安得道人殷七七,不論時節遣花開。 【正字通】或通作㭍桼漆。柒。

© 漢典
【卷十四】【七】

七 《说文解字》

(說文解字未收錄“𠀁”字頭,請參考“七”字:)
【卷十四】【七】
『說文解字』

陽之正也。从一,微陰从中衺出也。凡七之屬皆从七。親吉切文一

『說文解字注』

(七)昜之正也。易用九不用七。亦用變不用正也。然則凡筮陽不變者當爲七。但左傳、國語未之見。从一。微侌從中衺出也。謂?。親吉切。十二部。凡七之屬皆从七。

© 漢典

【載入評論 】 【論壇討論】

同音字
    1. 敧(qi1)
    2. 淒(qi1)
    3. 栖(qi1)
    4. 戚(qi1)
    5. 㱦(qi1)
    6. 榿(qi1)
    7. 桼(qi1)
    8. 萋(qi1)
    9. 紪(qi1)
    10. 鶈(qi1)
    11. 墄(qi1)
    12. 䰍(qi1)
同部首
    1. 並
    2. 不
    3. 丝
    4. 㐀
    5. 両
    6. 車
    7. 㐁
    8. 丽
    9. 丆
    10. 丕
    11. 世
    12. 丟
同筆畫
    1. 力
    2. 人
    3. 亠
    4. 亻
    5. 二
    6. 了
    7. 冫
    8. 丂
    9. 乄
    10. 儿
    11. 丆
    12. 八
  • 粵ICP備10071303號
  • ZDIC Facebook
  • ZDIC Twitter
  • Qgroup:203589259
  • WX:zdicwx
© 漢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