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典 | 古籍 | 詩詞 | 書法 |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條目
導航
漢典 古籍 詩詞 書法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笔顺动画

拼音

注音

部首

異體字

mò

ㄇㄛˋ

部首 黑

部外 4

總筆畫 16

墨 㱄 嘿 黙 𪐥 𪐩

統一碼

字形分析

筆順

基本区 U+9ED8

左右结构

2543121144441344

五筆

倉頡

鄭碼

四角

lfod

wfik

lkgs

63384

拼音 mò

注音 ㄇㄛˋ

部首 黑 部外 4總筆劃 16

統一碼 9ED8筆順 2543121144441344

常 通 標

默 基本解釋

基本字義


● 默

mò ㄇㄛˋ

     ◎ 不說話,不出聲:~認。~寫。~許。~哀。~誦。~讀。~悼。~契。沉~。~~無聞。

英語 silent; quiet, still; dark

德語 aus dem Gedächtnis niederschreiben (V)​,(still)​ schweigend (Adj)​,still (Adj)​,stumm (Adj)​,wortkarg (Adj)​,Mo (Eig, Fam)

法語 silencieux,recopier par coeur

© 漢典

默 詳細解釋

詳細字義


◎ 默

嘿 mò

〈形〉

(1) (形聲。從犬,黑聲。本義:狗突然竄出追人)

(2) 閉口不說話 [tacit;silent]

恭默思道。——《書·說命》

默而識之。——《論語》

或默或語。——《易·繫辭》

三年默以思道。——《國語·楚語》

我不欲戰而能默。——《左傳·昭公十五年》

默坐低雙眉。——白居易《移家入新宅》

(3) 又如:默然不語(靜默而不作聲);默默無言(沉默不語)

(4) 幽靜 [quiet;silent]

默順風以偃仰兮。——《楚辭·惜賢》。注:“寂也。”

(5) 通“墨”。不廉潔,貪污 [corrupt]

貪以敗官爲默,殺人不忌爲賊。——《孔子家語·正論》

詞性變化

◎ 默 mò

〈動〉

(1) 默寫 [recite from memory]。如:默生字

(2) 冒,涌 [burn with anger]

宋江聽罷愕然,默上心來,便道:“你既有這個活佛羅漢在彼,何不早說,與俺等同去參禮,求問前程。”——《水滸傳》

◎ 默 mò

〈副〉

(1) 私下; 暗中 [privately;in secret]

故能默契如此。——朱弁《曲洧舊聞》

(2) 又如:默化(於無形之中感化);默存(指形體不動而神遊。後用爲遇事默記之意);默識(領悟暗記在心中)

常用詞組


默哀默讀默記默默默默無聞默唸默契默認默書默算默嘆默寫默許默志默字默坐
© 漢典

默 國語辭典

默ㄇㄛˋmò
副
  1. 沉靜無聲、不出聲。如:「默而不語」。唐·韓愈〈謁衡嶽廟遂宿嶽寺題門樓〉詩:「潛心默禱若有應,豈非正直能成通?」宋·王禹偁〈黃岡竹樓記〉:「手執周易一卷,焚香默坐,消遣世慮。」

  2. 暗中。如:「潛移默化」。唐·杜甫〈自京赴奉先縣詠懷五百字〉詩:「默思失業途,因念遠戍卒。」

  3. 憑記憶讀出或寫出。如:「默誦」、「默寫」。

名
  1. 姓。如明代有默思道。

© 漢典
【亥集下】【黑】 默·康熙筆画:16 ·部外筆画:4

默 《康熙字典》

【亥集下】【黑】 默·康熙筆画:16 ·部外筆画:4

【唐韻】亡北切【集韻】【韻會】【正韻】密北切,𠀤音墨。【說文】犬暫逐人也。

又【廣韻】黑也。

又靜也,幽也,不語也。【易·繫辭】君子之道,或默或語。【書·說命】恭默思道。

又姓。【姓譜】明有默思道。

又或作嘿。【前漢·成帝紀】臨朝淵嘿。

又或作墨。【前漢·竇嬰傳】墨墨不得志。

又或作𥡆。【前漢·東方朔傳】吳王𥡆然。

又叶莫卜切,音木。【楚辭·九章】眴兮杳杳,孔靜幽默。鬱結紆軫兮,離慜而長鞠。 通作繆脉脈。

© 漢典
【卷十】【犬】

默 《说文解字》

【卷十】【犬】
『說文解字』

犬暫逐人也。从犬黑聲,讀若墨。莫北切

『說文解字注』

(默)犬暫逐人也。叚借爲人靜穆之偁。亦作嘿。从犬。黑聲。讀若墨。莫北切。一部。

© 漢典

默 音韻方言

国际音标 mo˥˧ 唐代读音 *mək日语读音 DAMARU韩语罗马 MWUK现代韩语 묵越南语 mặc

客家话 [沙头角腔] miet8 [客英字典] met8 [海陆腔] met8 [陆丰腔] met8 [客语拼音字汇] med6 [台湾四县腔] met8 [东莞腔] met8 [梅县腔] met8 [宝安腔] met8粤语 mak6

近代音 中古音 明母 德韻 入聲 墨小韻 莫北切 一等 開口;上古音 黄侃系统:明母 德部 ;王力系统:明母 職部 ;

官话 晋语 吴语 赣语 湘语 闽语 粤语 平话 客语
上古音 中古音
© 漢典

默 字源字形

字源演變
甲骨文金文楚系簡帛說文秦系簡牘楷書楷書楷書
「默」 說文‧犬部「默」
說文小篆 傳抄古文字
字形對比
中国大陆
台湾
香港
日本
韩国
異體字
墨
㱄
嘿
黙
𪐥
𪐩
© 漢典

【載入評論 】 【論壇討論】

同音字
    1. 貘(mo4)
    2. 万(mo4)
    3. 䳮(mo4)
    4. 䁿(mo4)
    5. 絈(mo4)
    6. 纆(mo4)
    7. 瀎(mo4)
    8. 抹(mo4)
    9. 黙(mo4)
    10. 縸(mo4)
    11. 貉(mo4)
    12. 嚜(mo4)
同部首
    1. 䵱
    2. 䵤
    3. 䵬
    4. 黣
    5. 黷
    6. 䵵
    7. 䵲
    8. 䵞
    9. 黰
    10. 䵫
    11. 䵣
    12. 䵧
同筆畫
    1. 䃠
    2. 䤵
    3. 镜
    4. 䕉
    5. 螃
    6. 穅
    7. 篧
    8. 髷
    9. 操
    10. 㵗
    11. 瞗
    12. 瘾
  • 粵ICP備10071303號
  • ZDIC Facebook
  • ZDIC Twitter
  • Qgroup:203589259
  • WX:zdicwx
© 漢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