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典 | 古籍 | 詩詞 | 書法 |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條目
導航
漢典 古籍 詩詞 書法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拼音

注音

部首

簡繁

異體字

fù

ㄈㄨˋ

部首 魚

部外 9

總筆畫 17

繁體 鰒

鰒 𩼵

統一碼

字形分析

筆順

基本區 U+9CC6

左右結構

35251211312511354

五筆

倉頡

鄭碼

四角

qgtt

nmoae

rmkr

28147

拼音 fù

注音 ㄈㄨˋ

部首 魚 部外 9總筆劃 17

基本區 9CC6筆順 35251211312511354

標

鳆 基本解釋

● 鰒

(鰒)

fù ㄈㄨˋ


  1. 〔~魚〕軟體動物,貝殼橢圓形,生活在海中,肉可食。亦稱「鮑魚」。貝殼中醫入藥,稱「石決明」。
  2. (鰒)

英語 abalone

法語 ormeau géant (Haliotis gigantea)​

【漢典】

鳆 詳細解釋

詳細字義


◎ 鰒

鰒 fù

名

鰒魚 [abalone]。又名鮑魚

莽憂懣不能食,亶飲酒,吃鰒魚。——《漢書·王莽傳下》

【漢典】
【亥集中】【魚】 鰒·康熙筆画:20 ·部外筆画:9

↳鰒 《康熙字典》

(康熙字典未收錄「鳆」字頭,请參考「鰒」字。)
【亥集中】【魚】 鰒·康熙筆画:20 ·部外筆画:9

【唐韻】【集韻】𠀤房六切,音伏。【說文】海魚名。【前漢·王莽傳】啗鰒魚。【註】師古曰:海魚也。【後漢·伏隆傳】詣闕上言,獻鰒魚。【註】鰒似蛤,偏著石。【廣志】鰒無鱗有殼,一面附石,細孔雜雜,或七或九。

又【廣韻】蒲角切【集韻】【韻會】弼角切,𠀤音雹。義同。一說石決明。藥旁有七空者良。

又【集韻】步木切,音僕。義同。

【漢典】
【卷十一】【魚】

↳鰒 《說文解字》

(說文解字未收錄「鳆」字頭,请參考「鰒」字:)
【卷十一】【魚】
《說文解字》

海魚名。从魚复聲。蒲角切

《說文解字注》

(鰒)海魚也。郭注三倉曰。鰒似蛤。一偏著石。廣志曰。鰒無鱗有𣪊。一面附石。細孔襍襍。或七或九。本艸曰。石決明、一名鰒魚。李時珍云。與石決明同類殊種。从魚。𡕨聲。蒲角切。三部。

【漢典】

鳆 音韻方言

国际音标 fu˥˧

粤语 fuk1

吴语
韵书 上古音 中古音
【漢典】

鳆 字源字形

字源演變

重定向至「鰒」。

甲骨文金文楚系簡帛說文秦系簡牘楷書楷書楷書
「鰒」 說文‧魚部「鰒」 「鳆」「鳆」
說文小篆
字形對比
内地
台湾
香港
異體字
鰒
𩼵
【漢典】

【載入評論 】 【論壇討論】

同音字
    1. 服(fu4)
    2. 婏(fu4)
    3. 䞯(fu4)
    4. 䧞(fu4)
    5. 柎(fu4)
    6. 䘀(fu4)
    7. 䫝(fu4)
    8. 㷆(fu4)
    9. 傅(fu4)
    10. 㠅(fu4)
    11. 鍢(fu4)
    12. 父(fu4)
同部首
    1. 鳀
    2. 鳤
    3. 鲍
    4. 鳜
    5. 鲑
    6. 鳣
    7. 鳉
    8. 鲶
    9. 鳐
    10. 鲛
    11. 鲫
    12. 鳁
同筆畫
    1. 騂
    2. 嚇
    3. 䗯
    4. 霟
    5. 檐
    6. 鿅
    7. 䌘
    8. 鍗
    9. 顅
    10. 蟈
    11. 謇
    12. 濫
  • 粵ICP備10071303號
  • ZDIC Facebook
  • ZDIC Twitter
  • Qgroup:203589259
  • WX:zdicwx
© 漢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