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典 | 古籍 | 詩詞 | 書法 |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條目
導航
漢典 古籍 詩詞 書法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拼音

注音

部首

簡繁

異體字

gù

ㄍㄨˋ

部首 魚

部外 8

總筆畫 16

繁體 鯝

鯝

統一碼

字形分析

筆順

基本区 U+9CB4

左右结构

3525121125122511

五筆

倉頡

鄭碼

四角

qgld

nmwjr

rjej

26100

拼音 gù

注音 ㄍㄨˋ

部首 魚 部外 8總筆劃 16

統一碼 9CB4筆順 3525121125122511

標

鲴 基本解釋

基本字義


● 鯝

(鯝)

gù ㄍㄨˋ

  1. 魚類的一屬,體長而側扁,長約三十釐米,銀白帶黃色。生長快,爲重要的食用經濟魚類。
  2. 古書上指魚腸。

英語 fish guts

© 漢典

鲴 詳細解釋

詳細字義


◎ 鯝

鯝 gù

〈名〉

黃鯝 [silver xenocypris],一種鯉科魚( Xenocypris argentea ),體長大而側扁,大約30釐米,銀白帶黃色,口小,生活在河流、湖泊中,吃藻類和其他水生植物

© 漢典
【亥集中】【魚】 鯝·康熙筆画:19 ·部外筆画:8

鯝 《康熙字典》

(康熙字典未收錄“鲴”字頭,請參考“鯝”字。)
【亥集中】【魚】 鯝·康熙筆画:19 ·部外筆画:8

【廣韻】【集韻】𠀤古暮切,音顧。魚肚中腸。【類篇】杭越之閒謂魚胃爲鯝。

又【正字通】黃鯝,狀似白魚,長不近尺,闊不踰寸,扁身細鱗,腸腹多脂,南人譌名黃姑,北人譌名黃骨魚。

© 漢典

鲴 音韻方言

国际音标 ku˥˧

韵书 上古音 中古音
© 漢典

鲴 字源字形

字形對比
中国大陆
台湾
香港
異體字
鯝
© 漢典

【載入評論 】 【論壇討論】

同音字
    1. 梏(gu4)
    2. 䓢(gu4)
    3. 䶜(gu4)
    4. 估(gu4)
    5. 顾(gu4)
    6. 崮(gu4)
    7. 固(gu4)
    8. 凅(gu4)
    9. 鯝(gu4)
    10. 僱(gu4)
    11. 棝(gu4)
    12. 䍛(gu4)
同部首
    1. 鳛
    2. 鳆
    3. 䲟
    4. 鲑
    5. 鳚
    6. 鳋
    7. 鲋
    8. 鳙
    9. 鳁
    10. 鳅
    11. 鲛
    12. 鳔
同筆畫
    1. 錹
    2. 䅹
    3. 噬
    4. 螟
    5. 閸
    6. 鮉
    7. 錿
    8. 瞛
    9. 褹
    10. 嬜
    11. 諞
    12. 糗
  • 粵ICP備10071303號
  • ZDIC Facebook
  • ZDIC Twitter
  • Qgroup:203589259
  • WX:zdicwx
© 漢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