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典 | 古籍 | 詩詞 | 書法 |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條目
導航
漢典 古籍 詩詞 書法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笔顺动画

拼音

注音

部首

簡繁

異體字

jīng

ㄐㄧㄥ

部首 馬

部外 13

總筆畫 23

簡體 惊

惊

統一碼

字形分析

筆順

基本區 U+9A5A

上下結構

1223525131341211254444

五筆

倉頡

鄭碼

四角

aqkc|aqko

tksqf

ermc

48327

拼音 jīng

注音 ㄐㄧㄥ

部首 馬 部外 12總筆劃 22

基本區 9A5A筆順 1223525131341211254444

通

驚 基本解釋

● 驚

jīng ㄐㄧㄥˉ


  1. 騾馬等因爲害怕而狂奔起來不受控制:~車。~羣。馬~車敗。
  2. 害怕,精神受了突然刺激而緊張不安:~恐。~駭。~愕。~惶。~詫。~遽。~厥。~悟。~心動魄。~惶失措。~世駭俗(言行出奇,使世人驚恐)。
  3. 震動:~動。~擾。~堂木。打草~蛇。
  4. 出人意料的:~喜。

英語 frighten, surprise, startle

德語 ängstigen, beunruhigen (V)​,sich erschrecken, bestürzt sein, stören (V)​,überrascht sein (Adj)

法語 être effrayé,prendre,surprendre

【漢典】

驚 詳細解釋

詳細字義


◎ 驚

驚 jīng

〈動〉

(1) (形聲。从馬,敬聲。本義:馬受驚)

(2) 同本義 [the horse be frightened]

驚,馬駭也。——《說文》

襄子至橋而馬驚。——《戰國策·趙策一》

又如:驚嘶(馬受驚而嘶叫);驚塵(車馬疾駛所揚起的塵土);驚鑣(驚馬)

(3) 驚動;震驚[alarm;disturb;start;be startled]

宮庭震驚。——《楚辭·招魂》

其生若驚。——《呂氏春秋·慎大》

震驚百里。——《易·震卦》。鄭注:「驚之言警戒也。」

皆驚忙。——《樂府詩集·木蘭詩》

月出驚山鳥。——唐· 王維《鳥鳴澗》

驚問信之。——明· 魏禧《大鐵椎傳》

驚爲生人。——清· 薛福成《觀巴黎油畫記》

又如:驚唬(驚動,嚇唬);驚耍(用驚嚇的辦法開玩笑;耍笑);驚閨(驚閨葉。貨郎爲招徠顧客而使用的一種手搖響器)

(4) 動 [move]

波瀾不驚。——宋· 范仲淹《岳陽樓記》

(5) 驚慌,恐懼 [alarmed;scared;fear]

秦王驚,自引而起。——《戰國策·燕策》

聞人聲亦驚起。——蘇軾《石鐘山記》

又如:驚恍(驚慌,害怕);驚怖(驚慌恐怖,驚嚇);驚報(災禍的先兆);驚疑(驚慌疑惑);驚嘬嘬(非常提心、害怕的樣子);驚怖惕息(戰戰兢兢,恐懼不安的樣子)

(6) 驚訝;驚奇[surprised;amazed]。

如:驚厄(驚險;驚困);驚詫(驚訝詫異);驚乍(驚恐不安);驚悼(驚異痛傷)

(7) 紛亂 [helter-skelter]

莫敢直言,其生若驚。——《呂氏春秋》

細塵障路起,驚花亂眼飄。——北周· 庾信《俠客行》

常用詞組


驚怖驚顫驚車驚錯驚呆驚動驚愕驚飛驚風驚弓之鳥驚怪驚駭驚鴻驚呼驚慌驚慌失措驚慌失色驚魂驚急驚悸驚叫驚懼驚遽驚覺驚厥驚厥驚恐驚雷驚馬驚夢驚鳥驚怕驚奇驚起驚怯驚擾驚人驚人之舉驚賞驚師動衆驚世駭俗驚悚驚歎驚歎不已驚歎號驚濤驚濤駭浪驚逃驚天動地驚跳驚悟驚悉驚喜驚喜若狂驚嚇驚險驚羨驚心驚醒驚醒驚訝驚異驚蟄
【漢典】

驚 國語辭典

驚ㄐㄧㄥjīng
動
  1. 馬因突來的刺激而行動失常,不受控制。《說文解字·馬部》:「驚,馬駭也。」《史記·卷一○二·張釋之傳》:「有一人從橋下走出,乘輿馬驚。」

  2. 害怕、恐懼。如:「驚慌」、「驚怕」。《史記·卷九二·淮陰侯傳》:「至拜大將,乃韓信也,一軍皆驚。」

  3. 震動、震撼。如:「驚天動地」、「打草驚蛇」。《漢書·卷六八·霍光傳》:「顯恐事敗,即具以實語光,光大驚。」唐·杜甫〈江上值水如海勢聊短述〉詩:「為人性僻耽佳句,語不驚人死不休。」

  4. 被觸動、擾亂。如:「驚擾」。晉·陶淵明〈詠荊軻詩〉:「商音更流涕,羽奏壯士驚。」唐·杜甫〈春望〉詩:「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

【漢典】
【亥集上】【馬】 驚·康熙筆画:23 ·部外筆画:13

驚 《康熙字典》

【亥集上】【馬】 驚·康熙筆画:23 ·部外筆画:13

【唐韻】【集韻】舉卿切【正韻】居卿切,𠀤音京。【說文】馬駭也。【玉篇】駭也。【易·震卦】震驚百里。【詩·大雅】震驚徐方。【老子·道德經】得之若寵,失之若辱,是謂寵辱若驚。

又叶居陽切,音姜。【張籍·祭韓愈詩】月中登高灘,星漢交垂芒。釣車擲長綫,有獲齊驩驚。

【漢典】
【卷十】【馬】

驚 《說文解字》

【卷十】【馬】
《說文解字》

馬駭也。从馬敬聲。舉卿切

《說文解字注》

(驚)馬駭也。驚與警義別。小雅:徒御不警。傳曰:不警,警也。俗多譌驚。从馬敬聲。舉卿切。十一部。

【漢典】

驚 音韻方言

国际音标 tɕiŋ˥ 唐代读音 *giæng日语读音 ODOROKU ODOROKASU韩语罗马 KYENG现代韩语 경越南语 kinh

客家话 [沙头角腔] giang1 [客英字典] giang1 [海陆腔] giang1 [宝安腔] giang1 [东莞腔] giang1 [梅县腔] giang1 [陆丰腔] giang1 [台湾四县腔] giang1 [客语拼音字汇] giang1 kong2粤语 geng1 ging1

近代音 見母 庚青韻 平聲陰 京小空;中古音 見母 庚韻 平聲 驚小韻 舉卿切 三等 開口;上古音 黄侃系统:見母 青部 ;王力系统:見母 耕部 ;

官话 晋语 吴语 赣语 湘语 闽语 粤语 平话 客语
韵书 上古音 中古音
【漢典】

驚 字源字形

字源演變
甲骨文 金文 楚系簡帛 說文 秦系簡牘 楷書 楷書 楷書
      「驚」 說文‧馬部   「驚」 「惊」 「驚」
               
               
說文小篆 傳抄古文字
字形對比
中国大陆
台湾
香港
日本
韩国
異體字
惊
【漢典】

【載入評論 】 【論壇討論】

同音字
    1. 葏(jing1)
    2. 亰(jing1)
    3. 麠(jing1)
    4. 旌(jing1)
    5. 秔(jing1)
    6. 旍(jing1)
    7. 经(jing1)
    8. 鋞(jing1)
    9. 䲔(jing1)
    10. 𠓆(jing1)
    11. 荊(jing1)
    12. 箐(jing1)
同部首
    1. 騎
    2. 騳
    3. 䮟
    4. 騹
    5. 䮻
    6. 駺
    7. 馬
    8. 驙
    9. 騱
    10. 䮜
    11. 䮀
    12. 験
同筆畫
    1. 驍
    2. 㒿
    3. 䥫
    4. 䵁
    5. 孋
    6. 龢
    7. 䪆
    8. 䤖
    9. 㡪
    10. 䝓
    11. 攧
    12. 霼
小學古詩詞
春去花还在,人来鸟不惊。
唐·王维 《画》
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
唐·胡令能 《小儿垂钓》
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
唐·李白 《夜宿山寺》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宋·辛弃疾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唐·王维 《鸟鸣涧》
初中古詩詞
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
宋·司马光 《孙权劝学》
出门看火伴,火伴皆惊忙: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
南北朝·佚名 《木兰诗 / 木兰辞》
既出军门,群臣皆惊。
汉·司马迁 史记. 绛侯周勃世家《周亚夫军细柳》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唐·杜甫 《春望》
我报路长嗟日暮,学诗谩有惊人句。九万里风鹏正举。
宋·李清照 《渔家傲》
无风水面琉璃滑,不觉船移,微动涟漪,惊起沙禽掠岸飞。
宋·欧阳修 《采桑子》
  • 粵ICP備10071303號
  • ZDIC Facebook
  • ZDIC Twitter
  • Qgroup:203589259
  • WX:zdicwx
© 漢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