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典 | 古籍 | 詩詞 | 書法 |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條目
導航
漢典 古籍 詩詞 書法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拼音

注音

部首

異體字

sù

ㄙㄨˋ

部首 食

部外 7

總筆畫 16

𢐌 𩞌 𩞍 𩞕 𩞸 𩱖 𩱫 𫗧

統一碼

字形分析

筆順

基本区 U+9917

左右结构

344511541251234

五筆

倉頡

鄭碼

四角

wyvi|wvsk

oidl

oxfj

85796

拼音 sù

注音 ㄙㄨˋ

部首 食 部外 7總筆劃 15

統一碼 9917筆順 344511541251234

餗 基本解釋

基本字義


● 餗

sù ㄙㄨˋ

     ◎ 古代指鼎中的食物,後泛指美味佳餚:“奇珍異味天庖~。”

英語 food in tripod; rice porridge

© 漢典

餗 詳細解釋

詳細字義


◎ 餗 sù

〈名〉

鼎中的食物。泛指佳餚美味 [food in a tripod]

九四,鼎折足,覆公餗。——《易·鼎》。孔穎達疏:“餗,糝也,八珍之膳,鼎之實也。”

© 漢典

餗 國語辭典

餗ㄙㄨˋsù
名
  1. 鼎中的食物。《易經·鼎卦·九四》:「鼎折足,覆公餗。」唐·孔穎達·正義:「餗,糝也,八珍之膳,鼎之實也。」

  2. 泛指美味的佳餚。宋·梅堯臣〈就野人買兔〉詩:「剩付錢刀買庖餗,不須緣徑更求蹄。」明·張四維《雙烈記·第二八齣》:「奇珍異味天庖餗,一飯須知恩可報,君恩似海深難掬。」

© 漢典
【戌集下】【食】 餗·康熙筆画:16 ·部外筆画:7

餗 《康熙字典》

【戌集下】【食】 餗·康熙筆画:16 ·部外筆画:7

【唐韻】桑谷切【集韻】【正韻】蘇谷切【韻會】蘇木切,𠀤音速。鼎實也。【易·鼎卦】鼎折足,覆公餗。【正義】餗,糝也。八珍之膳,鼎之實也。【周禮·天官·醢人·糝食註】糝食,菜餗蒸。【疏】若今煮菜,謂之蒸萊也。

又【集韻】測角切,音促。義同。 【說文】本作𩱖。【集韻】亦作𩞌𩞍。

© 漢典
【】【】

餗 《说文解字》

【】【】
『說文解字注』
𩱫或从食束。束聲。
© 漢典

餗 音韻方言

国际音标 su˥˧ 日语读音 KAYU

客家话 [海陆腔] suk7 [梅县腔] suk7 [台湾四县腔] suk7 [客英字典] suk7粤语 cuk1

近代音 中古音 心母 屋韻 入聲 速小韻 桑谷切 一等 合口;上古音 黄侃系统:心母 屋部 ;王力系统:心母 屋部 ;

韵书 上古音 中古音
© 漢典

餗 字源字形

字源演變
甲骨文金文楚系簡帛說文秦系簡牘楷書楷書楷書
「餗」 鐵182.3合24146「」 戌嗣子鼎商代晚期集成2708「𩱫」 說文‧䰜部「餗」
「餗」 粹138合27095「餗」 說文或體
「餗」 甲1910合30955
甲骨文 金文 說文小篆 傳抄古文字
字形對比
中国大陆
台湾
香港
異體字
𢐌
𩞌
𩞍
𩞕
𩞸
𩱖
𩱫
𫗧
© 漢典

【載入評論 】 【論壇討論】

同音字
    1. 遡(su4)
    2. 谡(su4)
    3. 樕(su4)
    4. 㩋(su4)
    5. 㑉(su4)
    6. 珟(su4)
    7. 璛(su4)
    8. 㓘(su4)
    9. 殐(su4)
    10. 㜚(su4)
    11. 溯(su4)
    12. 碿(su4)
同部首
    1. 飩
    2. 饖
    3. 飦
    4. 餝
    5. 饝
    6. 饃
    7. 餺
    8. 餍
    9. 䭗
    10. 飬
    11. 饙
    12. 飷
同筆畫
    1. 醀
    2. 餘
    3. 璎
    4. 镌
    5. 熳
    6. 徵
    7. 𠏫
    8. 慦
    9. 㒑
    10. 潫
    11. 慧
    12. 穀
  • 粵ICP備10071303號
  • ZDIC Facebook
  • ZDIC Twitter
  • Qgroup:203589259
  • WX:zdicwx
© 漢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