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典 | 古籍 | 詩詞 | 書法 |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條目
導航
漢典 古籍 詩詞 書法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條目 鞭春

拼音 biān chūn

注音 ㄅㄧㄢ ㄔㄨㄣ

鞭春 詞語解釋

解釋

◎ 鞭春 biānchūn

[the Beginning of Spring] [口]∶鞭打春牛以示迎春(舊時府、縣官在立春前一天迎接用泥土做的春牛,放在衙門前,立春日用紅綠鞭抽打,因此俗稱立春爲打春)。也稱“打春”

-----------------
國語辭典
鞭春biān chūnㄅㄧㄢ ㄔㄨㄣ
  1. 中國習俗於立春前一日,各地州縣官府鞭打春牛迎春,以祈求豐收。宋.孟元老《東京夢華錄.卷六.立春》:「立春前一日,開封府進春牛入禁中鞭春。」也稱為「鞭牛」、「打春」。

© 漢典

鞭春 網路解釋

百度百科

鞭春

  • 鞭牛又稱鞭春牛或鞭春,吳越地區的特色傳統民俗。立春日或春節開年,造土牛以勸農耕,州縣及農民鞭打土牛,象徵春耕開始,以示豐兆,策勵農耕。 鞭春牛又稱鞭土牛,起源較早。《周禮·月令》:“出土牛以送寒氣。”後來一直保留下來,但改在春天,盛於唐、宋兩代,尤其是宋仁宗頒佈《土牛經》後使鞭土牛風俗傳播更廣,以至成爲傳統民俗語文化的重要內容。
  • © 漢典

    【載入評論 】

    近同音
      1. 邊邑
      2. 邊閫
      3. 邊羨
      4. 邊嶠
      5. 边外
      6. 砭鍼
      7. 仙椿
      8. 冥椿
      9. 莊椿
      10. 萱椿
      11. 香椿
      12. 大椿
    相關詞語
      1. 鞭简
      2. 鞭絲
      3. 鞭撲
      4. 鞭笞鸞鳳
      5. 鞭勒
      6. 鞭血
      7. 籠鞭
      8. 響鞭
      9. 箸鞭
      10. 后鞭
      11. 刺丝鞭
      12. 钢鞭
      13. 春胜
      14. 春秋配
      15. 春薦
      16. 春设
      17. 春笋怒发
      18. 春澌
      19. 残春
      20. 押春
      21. 白雪陽春
      22. 枯枝再春
      23. 触手生春
      24. 討春
    • 粵ICP備10071303號
    • ZDIC Facebook
    • ZDIC Twitter
    • Qgroup:203589259
    • WX:zdicwx
    © 漢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