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典 | 古籍 | 詩詞 | 書法 |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條目
導航
漢典 古籍 詩詞 書法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笔顺动画

拼音

注音

部首

異體字

xuě

ㄒㄩㄝˇ

部首 雨

部外 3

總筆畫 11

䨮 彐

統一碼

字形分析

筆順

基本區 U+96EA

上下結構

14524444511

五筆

倉頡

鄭碼

四角

fvf

mbsm

fvxb

10177

拼音 xuě

注音 ㄒㄩㄝˇ

部首 雨 部外 3總筆劃 11

基本區 96EA筆順 14524444511

常 通 標

雪 基本解釋

● 雪

xuě ㄒㄩㄝˇ《廣韻》相絶切,入薛心。月部。


  1. 空中降落的白色晶體,多為六角形,氣溫降到0℃以下時,空氣層中的水蒸氣凝結而成。 《詩•小雅•采薇》:「今我來思,雨雪霏霏。」
  2. 又指下雪。唐鄭巢《和姚郎中題凝公院》:「雪夕誰同話,懸燈古像前。」
  3. 白色。隋盧思道《孤鴻賦》:「振雪羽而臨風,掩霜毛而候旭。」
  4. 比喻高潔。唐貫休《送姜道士歸南岳》:「松品落落,雪格索索。」
  5. 拭擦;洗涤。《韓非子•外儲説左下》:「黍者,非飯之也,以雪桃也。」
  6. 洗刷;昭雪。《莊子•知北遊》:「汝齋戒疏𤅢面心,澡雪而精神,掊擊而智。」
  7. 又表明;辯白。唐李白《駕去温泉後贈楊山人》:「剖心輸丹雪胷臆。」
  8. 太平天國較高級武官女兒的稱呼。《太平禮制(元年)》:「師帥女至兩司馬女皆稱『雪』。」
  9. 姓。《萬姓統譜•屑韻》:「雪,見《姓苑》。洪武間吴江汾湖巡檢雪齋,山西人。」

英語 snow; wipe away shame, avenge

德語 Schnee, Schneefall (S, Met)​,schneien (V)

法語 neige,qui a l'apparence de la neige,essuyer

【漢典】

雪 詳細解釋

詳細字義


◎ 雪 xuě

名

(1) (會意。從雨,從彗,彗( huì)省聲。本義:空氣中的水汽,冷卻到攝氏零度以下時,就有部分凝結成冰晶,由空中降下,叫做雪)

(2) 同本義 [snow]

今我來思,雨雪霏霏。——《詩·小雅·采薇》

春洩氣爲雨,雨凝爲雪。——謝惠蓮《雪賦》題注引《五經通訓》

平地尺爲大雪。——《左傳·隱公九年》

麻衣如雪。——《詩·曹風·蜉蟲遊》

[孟冬之月]行秋令,則雪霜不時,小兵時起,土地侵削。——《禮記·月令》

平生所嬌兒,顏色白勝雪。——杜甫《北征》詩

又如:雪案螢窗(比喻勤學苦讀);雪裏鴻(即雪泥鴻爪);雪浪紙(一種有波浪形暗紋的宣紙)

形

(1) 借喻白色 [white]

雪衣雪發青玉嘴,羣捕魚兒溪影中。——唐·杜牧《鷺鷥》

君不見高堂明鏡悲白髮,朝如青絲暮成雪。——李白《將進酒》

又如:雪厾(白銀);雪練(色澤像雪白的絹一樣);雪花銀(白銀);雪肌(白細如雪的肌膚);雪色(白色)

形

(1) 比喻高潔 [noble and unsillied]

鬆品落落,雪格索索。——前蜀· 貫休《送姜道士歸南嶽》

一別高人又十年,霜筋雪骨健依然。——宋· 楊萬里詩

鬆品落落,雪格索索。——唐· 貫休《送姜道士歸南嶽》

又如:雪格(比喻高潔的品格);雪淡(態度淡漠,不熱心)

(2) 姓

詞性變化


◎ 雪 xuě

動

(1) 下雪 [snow]

於時始雪,五處俱賀。——《世說新語》

又如:雪夜訪普(宋太祖趙匡胤曾於雪夜到大臣趙普家商談國事的故事);雪峯(積雪的山峯);雪雲(降雪的陰雲)

(2) 洗刷,昭雪 [wipe out;rehabilitate]

大夫種輔翼 越王勾踐而爲之報怨雪恥。——《淮南子·氾論》

又如:雪正(昭雪更正);雪謗(洗雪污衊之詞)

(3) 擦淨;揩乾 [wipe]

黍者,非飯之也,以雪桃也。——《韓非子》

有言不可道,雪泣憶蘭芳。——唐· 李白《自溧水道哭王炎》

又如:雪泣(揩拭眼淚);雪除(清除);雪煩(消除煩悶);雪涕(拭淚);雪桃(拭桃)

常用詞組


雪白雪豹雪暴雪崩雪冰雪車雪塵雪恥雪堤雪貂雪堆雪蓋雪糕雪恨雪花雪茄雪晶雪鏡雪卷雪殼雪欄雪裏紅雪亮雪盲雪泥鴻爪雪片雪橇雪橋雪青雪山雪上加霜雪水雪松雪線雪冤雪原雪照雲光雪中送炭
【漢典】

雪 國語辭典

雪ㄒㄩㄝˇxuě
名
  1. 水汽在零度以下所凝結成的六角形白色晶體。如:「白雪」、「冰雪」、「下雪」、「積雪」。

動
  1. 下雪、降雪。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文學》:「于時始雪,五處俱賀。」唐·白居易〈問劉十九〉詩:「晚來天欲雪,能飲一杯無?」

  2. 擦拭。《呂氏春秋·恃君覽·觀表》:「吳起雪泣而應之曰:『子弗識也。』」唐·杜甫〈陪諸貴公子丈八溝攜妓納涼晚際遇雨〉詩二首之一:「公子調冰水,佳人雪藕絲。」

  3. 洗刷、洗清、清除。如:「雪恥」、「昭雪」、「洗雪冤情」。《呂氏春秋·不苟論·不苟》:「故雪殽之恥。」

形
  1. 如雪般白色的。如:「雪白」。隋·盧思道〈孤鴻賦〉:「振雪羽而臨風,掩霜毛而候旭。」

雪ㄒㄩㄝˋxuè
  1. 「雪白」的「雪」的又音。

【漢典】
【戌集中】【雨】 雪·康熙筆画:11 ·部外筆画:3

雪 《康熙字典》

【戌集中】【雨】 雪·康熙筆画:11 ·部外筆画:3

【唐韻】【集韻】相絕切【韻會】【正韻】蘇絕切,𠀤音㡜。【說文】本作䨮。凝雨。【元命包】隂凝爲雪。【釋名】雪,綏也。水下遇寒氣而凝,綏綏然下也。【埤雅】雪六出而成華,言凡草木華五出,雪華獨六出,隂之成數也。【詩·邶風】雨雪其雱。

又【廣韻】除也。【韻會】洗也。【莊子·知北遊】澡雪而精神。【戰國策】得賢士與共國,以雪先王之恥,孤之願也。

又【廣韻】拭也。【家語】以黍雪桃。【史記·酈食其傳】沛公遽雪足杖矛,曰:延客入。

又小雪、大雪,𠀤節𠋫名。見【後漢·律曆志】。

又山名。【後漢·明帝紀註】天山卽祈連山。一名雪山。

又陽春白雪,古曲名。

又姓。【正字通】明洪武中巡𥳑雪霽。

【漢典】
【卷十一】【雨】

↳䨮 《說文解字》

(說文解字未收錄「雪」字頭,请參考「䨮」字:)
【卷十一】【雨】
《說文解字》

凝雨,說物者。从雨彗聲。相絕切

《說文解字注》

(䨮)冰雨說物者也。冰,各本作凝,今正。凝者,冰之俗也。釋名曰:雪,綏也。水下遇寒氣而凝,綏綏然下也。故許謂之冰雨。說,今之悅字。物無不喜雪者。說與雪㬪韵。从雨彗聲。相絕切。十五部。

【漢典】

雪 音韻方言

国际音标 ɕyɛ˨˩˦ 唐代读音 *siuɛt日语读音 YUKI SUSUGU韩语罗马 SEL现代韩语 설

客家话 [海陆腔] siet7 [宝安腔] set7 [沙头角腔] siet7 [客英字典] siet7 [客语拼音字汇] xiad5 [梅县腔] siet7 [台湾四县腔] siet7 [东莞腔] set7 [陆丰腔] siat7粤语 syut3潮州话 soh4

近代音 心母 車遮韻 入聲作上聲 雪小空;中古音 心母 薛韻 入聲 雪小韻 相絕切 三等 合口;上古音 黄侃系统:心母 曷部 ;王力系统:心母 月部 ;

官话 晋语 吴语 徽语 赣语 湘语 闽语 粤语 平话 客语
韵书 上古音 中古音
【漢典】

雪 字源字形

字源演變
甲骨文 金文 楚系簡帛 秦系簡牘 說文 隸書 楷書 楷書 楷書
「雪」金189合41411 「雪」伯盨父簋西周晚期文物08.8     「雪」說文‧雨部 「䨮」老子乙前88上     「雪」
「雪」乙1441合21024         「䨮」熹.詩.北風      
「雪」乙199合20914         「雪」張遷碑      
甲骨文 金文 說文小篆 隸書 傳抄古文字
字形對比
内地
台湾
香港
日本
韩国
異體字
䨮
彐
【漢典】

【載入評論 】 【論壇討論】

同音字
    1. 㡜(xue3)
    2. 膤(xue3)
    3. 鳕(xue3)
    4. 彐(xue3)
    5. 䨮(xue3)
    6. 鱈(xue3)
    7. 樰(xue3)
    8. 䩈(xue3)
    9. 轌(xue3)
    10. 艝(xue3)
同部首
    1. 靂
    2. 霣
    3. 霑
    4. 霠
    5. 靅
    6. 䨢
    7. 雬
    8. 霞
    9. 霄
    10. 靎
    11. 霌
    12. 䨥
同筆畫
    1. 﨡
    2. 掖
    3. 晧
    4. 絁
    5. 窓
    6. 阈
    7. 惨
    8. 䇋
    9. 䓪
    10. 䓗
    11. 㟝
    12. 谻
小學古詩詞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宋·王安石 《梅花》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唐·柳宗元 《江雪》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唐·杜甫 《绝句》
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
清·纳兰性德 《长相思·山一程》
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诗经•采薇》(节选)
初中古詩詞
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
南北朝·刘义庆 世说新语《咏雪》
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
南北朝·刘义庆 世说新语《咏雪》
回乐峰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
唐·李益 《夜上受降城闻笛》
杨花榆荚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
唐·韩愈 《晚春》
夜来城外一尺雪,晓驾炭车辗冰辙。
唐·白居易 《卖炭翁》
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
明·张岱 《湖心亭看雪》
  • 粵ICP備10071303號
  • ZDIC Facebook
  • ZDIC Twitter
  • Qgroup:203589259
  • WX:zdicwx
© 漢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