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典 | 古籍 | 詩詞 | 書法 |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條目
導航
漢典 古籍 詩詞 書法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笔顺动画

拼音

注音

部首

簡繁

異體字

yīn

ㄧㄣ

部首 阜

部外 4

總筆畫 7

繁體 陰

陰 阥 侌 隂 霒 𠆭 𠊺 𢉩 𣱙 𤽎 𨹉 𨹩 𨻔 𨼖 𨽙 𨽭 𩃬

統一碼

字形分析

筆順

基本區 U+9634

左右結構

523511

五筆

倉頡

鄭碼

四角

beg

nlb

yqvv

77220

拼音 yīn

注音 ㄧㄣ

部首 阜 部外 4總筆劃 6

基本區 9634筆順 523511

常 標

阴 基本解釋

● 阴

yīn ㄧㄣˉ


  1. 同“陰”。《字彙補•阜部》;“𨹉,又作阴,並與陰同。”按:今為“陰”的簡化字。

英語 'female' principle; dark; secret

德語 Mond (S)​,Nordseite eines Berges, Gebiet südlich eines Flußes (S)​,Schatten (S)​,bewölkt, bedeckt, von Wolken überzogen (Adj)​,heimtückisch, unehrlich (Adj)​,negativ (Adj, Phys)​,schattig (Adj)​,versteckt, geheim, hinter dem Rücken anderer (Adj)​,vertieft eingeschnitten, eingeritzt (Adj)​,weiblich (Adj)​,Yin (Eig, Fam)

【漢典】

阴 詳細解釋

見“陰”。

【漢典】
【戌集中】【阜】 阴·康熙筆画:12 ·部外筆画:4

阴 《康熙字典》

【戌集中】【阜】 阴·康熙筆画:12 ·部外筆画:4

與隂同。見【字彙補】𨹉字註。

【漢典】
【卷十四】【𨸏】

陰 《說文解字》

(說文解字未收錄“阴”字頭,请參考“陰”字:)
【卷十四】【𨸏】
『說文解字』

闇也。水之南,山之北也。从𨸏侌聲。於今切〖注〗霒、侌、𤽎、𨽙、𠊺、瘖,古文。

『說文解字注』

(陰)闇也。闇者,閉門也。閉門則爲幽暗,故以爲高明之反。水之南,山之北也。从𨸏。穀梁傳曰:水北爲陽,山南爲陽。注云:日之所照曰陽,然則水之南,山之北爲陰可知矣。水經注引伏䖍曰:水南曰陰。公羊桓十六年傳注曰:山北曰陰。按山北爲陰,故陰字从𨸏。自漢以後通用此爲霒字。霒古文作侌。夫造化侌昜之气本不可象,故霒與陰,昜與陽皆叚雲日山𨸏以見其意而已。侌聲。於今切。七部。

【漢典】

阴 音韻方言

国际音标 jin˥

粤语 jam1

官话 晋语 吴语 赣语 湘语 闽语 粤语 平话 客语
韵书 上古音 中古音
【漢典】

阴 字源字形

字源演變

重定向至「陰」。

甲骨文金文楚系簡帛說文秦系簡牘楷書楷書楷書
「陰」 乙307合19780「𣻦」 永盂西周中期集成10322「」 九.56.29「陰」 說文‧阜部「陰」 睡.封18「陰」 「阴」「阴」
「陰」 拾7.12合12981「陰」 㠱伯子妊父盨春秋早期集成4443「」 九.56.33
「」 𠫑羌鐘戰國早期集成161
甲骨文 金文 楚系簡帛 秦系簡牘 說文小篆 傳抄古文字
字形對比
中国大陆
台湾
香港
異體字
陰
阥
侌
隂
霒
𠆭
𠊺
𢉩
𣱙
𤽎
𨹉
𨹩
𨻔
𨼖
𨽙
𨽭
𩃬
【漢典】

【載入評論 】 【論壇討論】

同音字
    1. 筃(yin1)
    2. 囙(yin1)
    3. 隂(yin1)
    4. 洇(yin1)
    5. 磤(yin1)
    6. 濦(yin1)
    7. 喑(yin1)
    8. 因(yin1)
    9. 霠(yin1)
    10. 侌(yin1)
    11. 諲(yin1)
    12. 慇(yin1)
同部首
    1. 鄜
    2. 䧊
    3. 陋
    4. 郙
    5. 隆
    6. 郵
    7. 階
    8. 䧍
    9. 䣑
    10. 阡
    11. 隨
    12. 防
同筆畫
    1. 汢
    2. 价
    3. 㡯
    4. 𠀞
    5. 扞
    6. 匢
    7. 夶
    8. 芓
    9. 迆
    10. 奻
    11. 钆
    12. 邪
小學古詩詞
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
宋·杨万里 《小池》
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南北朝· 《敕勒歌》
绿阴不减来时路,添得黄鹂四五声。
宋·曾几 《三衢道中》
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
宋·范成大 《四时田园杂兴》
初中古詩詞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唐·杜甫 《望岳》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唐·白居易 《钱塘湖春行》
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聚室而谋曰:“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杂然相许。
先秦·列御寇 列子《愚公移山》
自此,冀之南,汉之阴,无陇断焉。
先秦·列御寇 列子《愚公移山》
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
宋·范仲淹 《岳阳楼记》
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若夫霪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
宋·范仲淹 《岳阳楼记》
  • 粵ICP備10071303號
  • ZDIC Facebook
  • ZDIC Twitter
  • Qgroup:203589259
  • WX:zdicwx
© 漢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