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典 | 古籍 | 詩詞 | 書法 |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條目
導航
漢典 古籍 詩詞 書法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笔顺动画

拼音

注音

部首

lè

ㄌㄜˋ

部首 阜

部外 2

總筆畫 5

統一碼

字形分析

筆順

基本區 U+961E

左右結構

5253

五筆

倉頡

鄭碼

四角

bln|bet

nlks

yym

74227

拼音 lè

注音 ㄌㄜˋ

部首 阜 部外 2總筆劃 4

基本區 961E筆順 5253

阞 基本解釋

● 阞

lè ㄌㄜˋ《廣韻》盧則切,入德來。職部。


  1. 地的脉理。《周禮•考工記•匠人》:「凡溝,逆地阞,謂之不行。」
  2. 裂开。《太平廣記》卷四百六十三引宋孫光憲《北夢瑣言》:「南方有鸛,食蛇,每遇巨石,知其下有蛇,即於石前如道士禹步,其石阞然而轉,因得而噉。」
  3. 通「仂」。余数。《周禮•考工記•輪人》:「以其(轂)長為之圍,以其圍之阞捎其藪。」

英語 vein

德語 absenken, Absenker machen

法語 couche,veine

【漢典】

阞 國語辭典

阞ㄌㄜˋlè
名
  1. 地的脈理。《說文解字·阜部》:「阞,地理也。」《周禮·冬官考工記·匠人》:「凡溝逆地阞謂之不行。」

【漢典】
【戌集中】【阜】 阞·康熙筆画:10 ·部外筆画:2

阞 《康熙字典》

【戌集中】【阜】 阞·康熙筆画:10 ·部外筆画:2

【唐韻】盧則切【集韻】【韻會】【正韻】歷得切,𠀤音勒。【說文】地理也。【周禮·冬官考工記·匠人】凡溝逆地阞,謂之不行。【註】阞,謂脈理。不行,謂決溢也。

又通作仂。數之餘也。【周禮·冬官考工記·輪人】以其圍之阞,捎其數。【註】阞,三分之一也。【疏】凡言阞者,分散之言,數亦不定。是以王制云,祭用數之阞。

【漢典】
【卷十四】【𨸏】

阞 《說文解字》

【卷十四】【𨸏】
《說文解字》

地理也。从𨸏力聲。盧則切

《說文解字注》

(阞)地理也。攷工記曰:凡溝逆地阞,謂之不行。注云:溝謂造溝,阞謂脈理。按力者,筋也。筋有脈絡可尋,故凡有理之字皆从力。阞者,地理也。朸者,木理也。泐者,水理也。手部有扐,亦同意。从𨸏力聲。盧則切。一部。

【漢典】

阞 音韻方言

国际音标 lɤ˥˧

客家话 [梅县腔] lit8 [海陆腔] let8 lit8 [客英字典] let8 [台湾四县腔] let8 lit8粤语 lak6

近代音 中古音 來母 德韻 入聲 勒小韻 盧則切 一等 開口;上古音 黄侃系统:來母 德部 ;王力系统:來母 職部 ;

韵书 上古音 中古音
【漢典】

阞 字源字形

字源演變
甲骨文金文楚系簡帛說文秦系簡牘楷書楷書楷書
「阞」 說文‧阜部「阞」
說文小篆
字形對比
内地
台湾
香港
【漢典】

【載入評論 】 【論壇討論】

同音字
    1. 竻(le4)
    2. 楽(le4)
    3. 鳓(le4)
    4. 勒(le4)
    5. 氻(le4)
    6. 泐(le4)
    7. 㨋(le4)
    8. 鰳(le4)
    9. 㖀(le4)
    10. 砳(le4)
    11. 㦡(le4)
    12. 叻(le4)
同部首
    1. 陴
    2. 邚
    3. 䢷
    4. 邗
    5. 鄽
    6. 陼
    7. 䣤
    8. 鄗
    9. 隴
    10. 郉
    11. 䣎
    12. 鄃
同筆畫
    1. 𠆦
    2. 历
    3. 不
    4. 予
    5. 仂
    6. 乤
    7. 允
    8. 什
    9. 王
    10. 勾
    11. 劝
    12. 刅
  • 粵ICP備10071303號
  • ZDIC Facebook
  • ZDIC Twitter
  • Qgroup:203589259
  • WX:zdicwx
© 漢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