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典 | 古籍 | 詩詞 | 書法 |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條目
導航
漢典 古籍 詩詞 書法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拼音

注音

部首

異體字

hé

gé

ㄏㄜˊ

ㄍㄜˊ

部首 門

部外 6

總筆畫 14

閣 合

統一碼

字形分析

筆順

基本区 U+95A4

上包围结构

25112511341251

五筆

倉頡

鄭碼

四角

uwgk

anomr

xdaj

77601

拼音 hé gé

注音 ㄏㄜˊ ㄍㄜˊ

部首 門 部外 6總筆劃 14

統一碼 95A4筆順 25112511341251

通

閤 基本解釋

基本字義


● 閤

hé ㄏㄜˊ

  1. 全;總共。
  2. 閉合。

其它字義


● 閤

gé ㄍㄜˊ

  1. 大門旁的小門。
  2. 宮中小門。
  3. 用同“閣”。

英語

small side door; chamber

德語 Wandbord, Wandbrett (S)

法語 fermer,unir,combiner,convenir à,équivaloir à

© 漢典

閤 詳細解釋

詳細字義


◎ 閤 gé

〈名〉

(1) (形聲。從門,合聲。本義:旁門,小門)

(2) 同本義 [small side door]

閤,門旁戶也。——《說文》

宮中之門謂之闈,其小者謂之閨,小閨謂之閤。——《爾雅》

開東閤。——《漢書·公孫弘傳》。注:“小門也。”按,或言東閤,或言南閤西閤,唐時御便殿曰入閤,謂立儀於前殿,喚仗則自東西閤入也。凡上書言閤下者,猶言門下,謙不敢稱正門之下,謂旁之下也,猶言下執事也。

升降祕閣。——《陸機詩》。注:“即尚書省也。其字誤作止屏之閣。今內閣閣下,字皆誤作閣。”

(3) 又如:閤門(古代宮殿的側門);閤職(宋代屬於閤門的官職)

(4) 通“閣”

(5) 中央官署名。內閣之略稱 [the government office]

於是府丞詣閤,博乃見丞掾。——《漢書·朱博傳》

(6) 又如:閤長(唐宋時稱呼中書省等官署的主事官);閤署(官署)

(7) 樓閣 [storey]

妝閤伎樓何寂寞,柳似舞腰池似鏡。——白居易《兩朱閣詩》

(8) 古代賓館 [hotel]

千金棄不惜,賓客常滿閤。——宋· 王安石《韓持國從富幷州闢》

(9) 內室;臥室 [boudoir;bedroom]

蘭房椒閤夜方開。——梁元帝《烏棲曲》

小閤重衾不怕寒。——白居易《重題》

(10) 又如:閤正(對他人妻子的敬稱);閤分(宋代對妃嬪的稱呼)

(11) 姓

(12) 另見 hé

© 漢典

閤 國語辭典

閤ㄍㄜˊgé
名
  1. 邊門,大門旁的小門。《說文解字·門部》:「閤,門旁戶也。」漢·無名氏〈古詩〉五首之一:「新人從門入,故人從閤去。」《漢書·卷七六·韓延壽傳》:「是日移病不聽事,因入臥傳舍,閉閤思過。」

  2. 樓房。唐·白行簡《李娃傳》:「娃自閤中聞之,謂侍兒曰。」通「閣」。

  3. 指女子的寢室。如:「閨閤」、「蘭房椒閤」。通「閣」。

  4. 宮室、宮殿。《三國志·卷五四·吳書·魯肅傳》:「肅將入閤拜,權起禮之。」

閤ㄏㄜˊhé
動
  1. 閉。如:「為了趕工,他已三天三夜未曾閤眼。」通「合」、「闔」。

形
  1. 全部、滿。如:「閤府清泰」、「閤第光臨」。通「闔」。

© 漢典
【戌集上】【門】 閤·康熙筆画:14 ·部外筆画:6

閤 《康熙字典》

【戌集上】【門】 閤·康熙筆画:14 ·部外筆画:6

【唐韻】【正韻】𠀤古沓切,音合。【說文】門旁戸。【正韻】內中小門。【爾雅·釋宮】小閨謂之閤。【疏】閨之小者名閤。【前漢·文翁傳】使傅敎令出入閨閤。【師古註】閨閤,內中小門也。【史記·汲黯傳】臥閨閤內不出。 【正字通】毛晃曰:唐制,天子日御前朝見羣臣,曰常參。朔望薦食陵寢,有思慕之感,不臨前殿,則御便殿見羣臣,謂之入閤。前殿卽宣政殿。便殿卽紫宸殿。立仗必於前殿,喚仗則自東西閤入,故曰入閤。

又門下省以黃塗門,謂之黃閤,長官曰閤老。今俗通呼小室曰閤子。韻會引公孫弘傳:開東閤延賢。師古曰:閤者,小門。東向開之,避當庭門,而引賓客,以別掾史官屬。明周圻名義考曰:閣爲𢇮閣之閣。禮內則天子之閣,漢天祿等閣,皆謂重屋也。閤爲閨閤之閤。文翁傳閨閤,公孫弘東閤,皆謂門也。唐志:中書舍人以久次者一人爲閤老,制本省雜事。今輔臣延登曰入閤。稱謂曰閤老,名雖同而義則異,此古今諸家分閤與閣爲二者也。一說自漢迄宋、明,凡祕閣、龍圖閣、天章閣、寶文閣、東閣、文淵閣,皆非从合,皆不專屬小門。唐太宗引刺史入閣,問民疾苦貞觀制,自今中書門下,及三品以下入閤議事,諫官隨之。宋太宗藏經、史、子、集、天文、圖畫分六閤,與閣同。今尊稱曰閣下。韓愈上宰相書,皆从閤,由此推之,閤,閣音義通也。毛周諸說𠀤非,字彙沿襲正韻,亦非。

又閤閭,船首也。【揚子·方言】舟首謂之閤閭。【註】今江東呼船頭屋謂之飛閭是也。

© 漢典
【卷十二】【門】

閤 《说文解字》

【卷十二】【門】
『說文解字』

門㫄戶也。从門合聲。古沓切

『說文解字注』

(閤)門旁戶也。釋宮曰。小閨謂之閤。按漢人所謂閤者、皆門旁戶也。皆於正門之㚈爲之。前書注曰。閨閤、內中小門也。公孫弘傳。起客館。開東閤以延賢人。師古云。閤者、小門也。東向開之。避當庭門而引賓客。以別於掾史官屬也。亦有云南閤者。如許沖云臣父故大尉南閤祭酒是也。有云西閤者。如晉書衞玠爲太傅西閤祭酒是也。唐時不臨前殿。御便殿。謂之入閤。謂立仗於前殿。喚仗、則自東西閤入也。凡上書於達官曰閤下、猶言執事也。今人乃譌爲閣下。从門。合聲。古沓切。八部。

© 漢典

閤 音韻方言

国际音标 xɤ˧˥; kɤ˧˥ 日语读音 KUGURIDO韩语罗马 HAP现代韩语 합

客家话 [海陆腔] hap8 [梅县腔] hap8 [台湾四县腔] hap8 [宝安腔] hap8 [客英字典] hap8粤语 gap3 gok3 hap6

近代音 中古音 見母 合韻 入聲 閤小韻 古沓切 一等 開口;上古音 黄侃系统:見母 合部 ;王力系统:見母 緝部 ;

韵书 上古音 中古音
© 漢典

閤 字源字形

字源演變
甲骨文金文楚系簡帛說文秦系簡牘楷書楷書楷書
「閤」 屯2273「閤」 說文‧門部「閤」
甲骨文 說文小篆
字形對比
中国大陆
台湾
香港
日本
韩国
異體字
閣
合
© 漢典

【載入評論 】 【論壇討論】

同音字
    1. 合(he2)
    2. 齕(he2)
    3. 颌(he2)
    4. 餄(he2)
    5. 萂(he2)
    6. 螛(he2)
    7. 涸(he2)
    8. 㔠(he2)
    9. 䢔(he2)
    10. 河(he2)
    11. 㓭(he2)
    12. 鶡(he2)
    13. 膈(ge2)
    14. 䪺(ge2)
    15. 䗘(ge2)
    16. 革(ge2)
    17. 颌(ge2)
    18. 猲(ge2)
    19. 㨰(ge2)
    20. 隔(ge2)
    21. 䘁(ge2)
    22. 挌(ge2)
    23. 胳(ge2)
    24. 䐙(ge2)
同部首
    1. 闑
    2. 閷
    3. 闣
    4. 闄
    5. 䦬
    6. 閰
    7. 闧
    8. 䦫
    9. 閟
    10. 闓
    11. 闕
    12. 䦚
同筆畫
    1. 墟
    2. 愸
    3. 奪
    4. 獃
    5. 𠘇
    6. 搫
    7. 僤
    8. 蔶
    9. 熐
    10. 僖
    11. 𠎀
    12. 褨
小學古詩詞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唐·孟浩然 《过故人庄》
初中古詩詞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唐·柳宗元 《小石潭记》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宋·苏轼 《水调歌头》
  • 粵ICP備10071303號
  • ZDIC Facebook
  • ZDIC Twitter
  • Qgroup:203589259
  • WX:zdicwx
© 漢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