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典 | 古籍 | 詩詞 | 書法 |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條目
導航
漢典 古籍 詩詞 書法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拼音

注音

部首

異體字

duī

ㄉㄨㄟ

部首 金

部外 12

總筆畫 20

鐓 驐

統一碼

字形分析

筆順

基本区 U+941C

上下结构

41251521313434112431

五筆

倉頡

鄭碼

四角

ybtq

ykc

sjmp

08109

拼音 duī

注音 ㄉㄨㄟ

部首 金 部外 12總筆劃 20

統一碼 941C筆順 41251521313434112431

鐜 基本解釋

基本字義


● 鐜

duī ㄉㄨㄟˉ

  1. 下垂。
  2. 打夯用的重錘。
© 漢典
【戌集上】【金】 鐜·康熙筆画:20 ·部外筆画:12

鐜 《康熙字典》

【戌集上】【金】 鐜·康熙筆画:20 ·部外筆画:12

【五音集韻】都回切,音磓。同鐓。

© 漢典
【卷十四】【金】

鐜 《说文解字》

【卷十四】【金】
『說文解字』

下垂也。一曰千斤椎。从金敦聲。都回切

『說文解字注』

(鐜)下𠂹也。鐜之言隤也。故爲下垂。一曰千斤椎。椎所以擊也。周禮注。槍雷椎揨。千斤椎、若今衆舉以築地者是也。秦始皇造鐵鐓。重不可勝。刻作力士像以祭之。鐓乃可移動。若朱亥袖四十七鐵椎。張良爲鐵椎重百廿斤。皆其細也。从金。𣀦聲。都回切。古音敦。十三部。按下𠂹、千斤椎二義皆鐓之餘義。矛?柲下銅鐏下𠂹而重、引伸之爲此二義。葢後人分别增一篆。改鐓篆爲?耳。似刪之無不可者。

© 漢典

鐜 音韻方言

国际音标 tuei˥

韵书 上古音 中古音
© 漢典

鐜 字源字形

字源演變
甲骨文金文楚系簡帛說文秦系簡牘楷書楷書楷書
「鐓」 說文‧金部「鐜」
說文小篆 傳抄古文字
字形對比
中国大陆
台湾
異體字
鐓
驐
© 漢典

【載入評論 】 【論壇討論】

同音字
    1. 塠(dui1)
    2. 鴭(dui1)
    3. 磓(dui1)
    4. 堆(dui1)
    5. 追(dui1)
    6. 𠂤(dui1)
    7. 䊚(dui1)
    8. 垖(dui1)
    9. 镦(dui1)
    10. 痽(dui1)
    11. 鐓(dui1)
同部首
    1. 鐢
    2. 鋈
    3. 鋫
    4. 鍌
    5. 鎣
    6. 鉴
    7. 鑒
    8. 鐆
    9. 䥍
    10. 銴
    11. 錅
    12. 鑾
同筆畫
    1. 䨱
    2. 礥
    3. 鐚
    4. 蠕
    5. 欂
    6. 鰌
    7. 癦
    8. 醵
    9. 譍
    10. 饐
    11. 㰍
    12. 竇
  • 粵ICP備10071303號
  • ZDIC Facebook
  • ZDIC Twitter
  • Qgroup:203589259
  • WX:zdicwx
© 漢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