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典 | 古籍 | 詩詞 | 書法 |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條目
導航
漢典 古籍 詩詞 書法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拼音

注音

部首

chán

ㄔㄢˊ

部首 金

部外 7

總筆畫 15

統一碼

字形分析

筆順

基本區 U+92CB

左右結構

34112431321554

五筆

倉頡

鄭碼

四角

qthp

cnkm

pmiy

82141

拼音 chán

注音 ㄔㄢˊ

部首 金 部外 6總筆劃 14

基本區 92CB筆順 34112431321554

鋋 基本解釋

● 鋋

chán ㄔㄢˊ


  1. 古代一種鐵柄短矛。也泛指短矛:「其長兵則弓矢,短兵則刀~。」
  2. 刺殺:「格蝦蛤,~猛氏。」
【漢典】

鋋 詳細解釋

詳細字義


◎ 鋋 chán

名

鐵把小矛 [short spear with iron handle]。如:刀鋋(鐵把短矛)

【漢典】

鋋 國語辭典

鋋ㄔㄢˊchán
名
  1. 小的矛。《說文解字·金部》:「鋋,小矛也。」《史記·卷一一○·匈奴傳》:「其長兵則弓矢,短兵則刀鋋。」

動
  1. 刺殺。《文選·司馬相如·上林賦》:「格蝦蛤,鋋猛氏。」

【漢典】
【戌集上】【金】 鋋·康熙筆画:15 ·部外筆画:7

鋋 《康熙字典》

【戌集上】【金】 鋋·康熙筆画:15 ·部外筆画:7

【唐韻】市連切【集韻】【韻會】時連切,𠀤音單。【說文】小矛也。【揚子·方言】五湖之閒,謂矛爲鋋。【釋名】鋋,延也,達也。去此至彼之言也。【前漢·鼂錯傳】此矛鋋之地也。【註】師古曰:鋋,鐵把短矛也。音上延反。

又【司馬相如傳】鋋猛氏。【註】猛氏,獸名。

又【淮南子·修務訓】苗山之鋋。【註】苗山,利金所出。

又【廣韻】以然切【集韻】夷然切,𠀤音延。義同。

【漢典】
【卷十四】【金】

鋋 《說文解字》

【卷十四】【金】
《說文解字》

小矛也。从金延聲。市連切

《說文解字注》

(鋋)小矛也。矛者、酋矛。長二丈。建於兵車者也。其小者可用戰曰鋋。坶誓立爾矛是也。鄭風、魯頌有二矛。秦風有厹矛。方言曰。矛或謂之鋋。師古注漢書曰。鋋、鐵把短矛也。从金。延聲。市連切。十四部。

【漢典】

鋋 音韻方言

国际音标 tʂʰĄn˧˥ 唐代读音 iɛn日语读音 TEBOKO

客家话 [海陆腔] tin3 [台湾四县腔] tin3 [客英字典] tin3粤语 jin4 sin4

近代音 影母 先天韻 平聲陽 延小空;中古音 喻以母 仙韻 平聲 延小韻 以然切 三等 開口;禪母 仙韻 平聲 鋋小韻 市連切 三等 開口;上古音 黄侃系统:影母 寒部 ;王力系统:餘母 元部 ;

韵书 上古音 中古音
【漢典】

鋋 字源字形

字源演變
甲骨文金文楚系簡帛說文秦系簡牘楷書楷書楷書
「鋋」 說文‧金部「鋋」
說文小篆
字形對比
内地
台湾
香港
日本
【漢典】

【載入評論 】 【論壇討論】

同音字
    1. 嶄(chan2)
    2. 澶(chan2)
    3. 蟾(chan2)
    4. 劖(chan2)
    5. 繵(chan2)
    6. 䳻(chan2)
    7. 酁(chan2)
    8. 獑(chan2)
    9. 㢆(chan2)
    10. 嚵(chan2)
    11. 㶣(chan2)
    12. 孱(chan2)
同部首
    1. 銭
    2. 鎤
    3. 鉻
    4. 銽
    5. 鐱
    6. 鑡
    7. 錩
    8. 錐
    9. 鋉
    10. 鎺
    11. 鐈
    12. 鋊
同筆畫
    1. 㜟
    2. 𠘆
    3. 僢
    4. 蜩
    5. 褨
    6. 遱
    7. 餆
    8. 蓷
    9. 䛦
    10. 䣠
    11. 僷
    12. 緁
  • 粵ICP備10071303號
  • ZDIC Facebook
  • ZDIC Twitter
  • Qgroup:203589259
  • WX:zdicwx
© 漢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