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典 | 古籍 | 詩詞 | 書法 |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條目
導航
漢典 古籍 詩詞 書法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拼音

注音

部首

簡繁

異體字

tóng

ㄊㄨㄥˊ

部首 金

部外 6

總筆畫 14

簡體 铜

铜

統一碼

字形分析

筆順

基本区 U+9285

左右结构

34112431251251

五筆

倉頡

鄭碼

四角

qmgk

cbmr

pld

87120

拼音 tóng

注音 ㄊㄨㄥˊ

部首 金 部外 6總筆劃 14

統一碼 9285筆順 34112431251251

通

銅 基本解釋

基本字義


● 銅

tóng ㄊㄨㄥˊ

     ◎ 見“銅”。

英語 copper, brass, bronze cuprum

德語 Kupfer (Element 29, Cu)​ (S, Chem)

法語 cuivre,laiton,bronze

© 漢典

銅 國語辭典

銅ㄊㄨㄥˊtóng
名
  1. (copper,Cu)​化學元素。原子序29。金屬元素之一。呈淡紅色,柔韌有金屬光,富延展性,為良好的導電、導熱體。在潮溼空氣中,表面會慢慢氧化形成綠色的鹼式碳酸銅,俗稱為「銅綠」。易與其他金屬形成合金,今廣泛運用於工業、工程與藝術等方面,可製貨幣及種種器械等;亦可供製導線及電鑄板,為不可或缺的材料。

© 漢典
【戌集上】【金】 銅·康熙筆画:14 ·部外筆画:6

銅 《康熙字典》

【戌集上】【金】 銅·康熙筆画:14 ·部外筆画:6

【唐韻】徒紅切【集韻】【韻會】徒東切,𠀤音同。【說文】赤金也。【本草集解】銅有赤白靑三種。赤銅出川廣雲貴等處,山中土人穴山采礦,鍊取之。白銅出雲南,靑銅出南番。【廣韻】金之一品。【前漢·律歷志】凡律度量用銅者,取爲物至精,不爲燥濕寒暑變節,不爲霜露風雨攺形也。

又自然銅。一名石髓鉛。

又銅靑。【本草集解】銅之精華,卽空綠,以次空靑也。【抱朴子·金丹卷】銅靑塗脚,入水不腐。

又地名。【左傳·成九年】執諸銅鞮。【註】銅鞮,晉別縣,在上黨。【前漢·地理志】益州郡銅瀨縣。

又山名。【前漢·吳王濞傳】吳有豫章郡銅山。

又官名。【前漢·百官公卿表】水衡都尉屬官有辨銅令丞。【註】辨銅,主分別銅之種類也。

又宮名。【左傳·襄三十一年】銅鞮之宮數里。【註】銅鞮,晉離宮。

又人名。【前漢·古今人表】銅鞮伯華。

又【前漢·宣帝紀】金芝九莖,產于函德殿銅池中。【註】銅池,承霤也。以銅爲之。

又【古今注】秦始皇有名馬曰銅爵。

又【史記·孝文本紀】初與郡國守相爲銅虎符。

又與洞通。【山海經】洞庭之山。【註】洞,或作銅。

© 漢典
【卷十四】【金】

銅 《说文解字》

【卷十四】【金】
『說文解字』

赤金也。从金同聲。徒紅切

『說文解字注』

(銅)赤金也。銅色本赤。今之白銅、㸃化爲之耳。食貨志曰。金有三等。黃金爲上。白金爲中。赤金爲下。孟康曰。赤金、丹陽銅也。按丹陽銅卽吳王濞傳章郡銅山、貨殖傳章山之銅也。从金。同聲。徒紅切。九部。

© 漢典

銅 音韻方言

国际音标 tʰuŋ˧˥ 唐代读音 *dhung日语读音 AKAGANE韩语罗马 TONG现代韩语 동越南语 đồng

客家话 [海陆腔] tung2 [台湾四县腔] tung2 [沙头角腔] tung2 [陆丰腔] tung3 [东莞腔] tung2 [客语拼音字汇] tung2 [宝安腔] tung2 [梅县腔] tung2 [客英字典] tung2粤语 tung4

近代音 透母 東鍾韻 平聲陽 同小空;中古音 定母 東韻 平聲 同小韻 徒紅切 一等 合口;上古音 黄侃系统:定母 東部 ;王力系统:定母 東部 ;

官话 晋语 吴语 赣语 湘语 闽语 粤语 平话 客语
韵书 上古音 中古音
© 漢典

銅 字源字形

字源演變
甲骨文金文楚系簡帛說文秦系簡牘楷書楷書楷書
「銅」 楚王酓干心鼎戰國晚期集成2794「銅」 曾62「銅」 說文‧金部「銅」 睡.秦86「銅」「铜」 「銅」
金文 楚系簡帛 秦系簡牘 說文小篆 傳抄古文字
字形對比
中国大陆
台湾
香港
日本
韩国
異體字
铜
© 漢典

【載入評論 】 【論壇討論】

同音字
    1. 獞(tong2)
    2. 氃(tong2)
    3. 䴀(tong2)
    4. 㠽(tong2)
    5. 㤏(tong2)
    6. 橦(tong2)
    7. 䳋(tong2)
    8. 穜(tong2)
    9. 峝(tong2)
    10. 赨(tong2)
    11. 餇(tong2)
    12. 庝(tong2)
同部首
    1. 䥰
    2. 䤲
    3. 鍧
    4. 鎗
    5. 䥲
    6. 錣
    7. 釳
    8. 鍽
    9. 釱
    10. 鎔
    11. 釺
    12. 鐍
同筆畫
    1. 搿
    2. 實
    3. 𠎟
    4. 䘓
    5. 熁
    6. 䅠
    7. 魆
    8. 𠎏
    9. 㣑
    10. 輒
    11. 奬
    12. 缨
初中古詩詞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唐·杜牧 《赤壁》
  • 粵ICP備10071303號
  • ZDIC Facebook
  • ZDIC Twitter
  • Qgroup:203589259
  • WX:zdicwx
© 漢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