輒 基本解释
● 輒
- 車耳,古代车箱的左右两板。《説文•車部》:“輒,車兩輢也。”
- 擅自;專擅。《晋書•劉弘傳》:“敢引覆餗之刑,甘受專輒之罪。”
- 独,特。《篇海類編•器用類•車部》:“輒,專也。”
- 不动。《莊子•達生》:“輒然忘吾有四枝(肢)形體也。”
- 足疾,两脚连并,不能开步。《穀梁傳•昭公二十年》:“輒者何也?曰:兩足不能相過。齊謂之綦,楚謂之踂,衛謂之輒。”
- 副词。①每每;總是。《史記•李斯列傳》:“二世拜趙高為中丞相,事無大小輒决於高。”②立即,就。《漢書.吾丘壽王傳》:“十賊彍弩,百吏不敢前。盜賊不輒伏辜,免脱者衆。”
- 姓。《風俗通•姓氏》:“輒氏,衛出公輒之後,以王父字為氏。漢有輒終古。”
英语 sides of chariot where weapons
輒 详细解释
詳細字義
◎ 輒
名
(1) (形聲。本義:車箱左右板上端向外翻出的部分,亦稱「車耳」)
(2) 同本義 [sides of a chariot,etc.,that point downward at the front]
(3) 姓
詞性變化
◎ 輒
動
(1) 專擅,獨斷專行,專權 [act personally in all affairs; decide and act alone]
輒,專輒也。——《廣韻》
輒,遇事既然也。皆倚恃妄作之意。——《韻會》
臣輒敕主者及黃門令罷爽羲訓吏兵,以就第。——《三國志》
甘受專輒之罪。——《晉書·劉弘傳》
又如:輒代(擅自替代);輒行(輒自行使);輒爾(任意);輒悔(擅自反悔;隨便反悔)
◎ 輒
副
(1) 立即;就 [immediately]
飲少輒醉。——宋· 歐陽修《醉翁亭記》
故有所覽輒省記。(因爲迫切的要讀書,又得不到書,所以有看過的就記在心裏。所覽,所看過的書。輒,副詞,立即,就。省記,用心記住。省,深思。)——清· 袁枚《黃生借書說》
又如:輒議蠲除(馬上商議取消或廢除);輒造(就來造訪;冒然造訪);輒斬(就殺;立即斬殺)
(2) 總是,每次 [always]
每冒風馳行,未百步輒返。——明· 袁宏道《滿井遊記》
又如:動輒得咎
(3) 則 [then]
地方百里之增減,輒爲粟百八十萬石。——《漢書·食貨志》
輒 國語辭典
-
古代車箱向前翻出的左右兩板。《說文解字·車部》:「輒,車兩輢也。」清·段玉裁·注:「車必有兩輢,如人必有兩耳。」
-
姓。如漢代有輒終古。
-
每、總是。如:「動輒得咎」、「所言輒從」。《史記·卷七·項羽本紀》:「楚挑戰三合,樓煩輒射殺之。」
-
即、就。《史記·卷六八·商君傳》:「復曰:『能徙者,予五十金』。有一人徙之,輒予五十金,以明不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