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典 | 古籍 | 詩詞 | 書法 |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條目
導航
漢典 古籍 詩詞 書法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拼音

注音

部首

異體字

pī

ㄆㄧ

部首 金

部外 4

總筆畫 12

匕 錍 鎞

統一碼

字形分析

筆順

基本區 U+921A

左右結構

341124311535

五筆

倉頡

鄭碼

四角

qxxn

cpp

prrr

82110

拼音 pī

注音 ㄆㄧ

部首 金 部外 4總筆劃 12

統一碼 921A筆順 341124311535

鈚 基本解釋

基本字義


● 鈚

pī ㄆㄧˉ

  1. 一種較寬較薄的箭頭:“長~逐狡兔。”
  2. 鐵。
  3. 犁刃。
© 漢典

鈚 詳細解釋

詳細字義


◎ 鈚 pī

〈名〉

(1) 犁刃 [plough’s blade]

鈚,犁館別名。——《廣韻》。周祖謨校勘記:“館字誤,《集韻》作‘鈚’是也。”

(2) 鈚箭。箭的一種 [arrow]。如:鈚子箭(即鈚箭);鈚箭(箭頭較薄而闊,箭桿較長)

© 漢典

鈚 國語辭典

鈚ㄆㄧˊpí
名
  1. 箭頭較薄而闊,箭桿較長的箭。唐·杜甫〈七月三日亭午已後校熱退晚加小涼穩睡有詩因論壯年樂事戲呈元二十一曹長〉詩:「長鈚逐狡兔,突羽當滿月。」

鈚ㄆㄧ​pī
  1. (一)​之又音。

© 漢典
【戌集上】【金】 鈚·康熙筆画:12 ·部外筆画:4

鈚 《康熙字典》

【戌集上】【金】 鈚·康熙筆画:12 ·部外筆画:4

【廣韻】房脂切【集韻】【韻會】頻脂切,𠀤音毗。【玉篇】鐵也。

又【廣韻】犁錧別名也。

又【集韻】一曰箭名。或作鎞錍。【杜甫詩】長鈚及狡兔。

又【集韻】篇迷切,音𢱧。本作錍。【揚子·方言】箭鏃廣長而薄鎌謂之錍。【註】普蹄反。

© 漢典
【卷十四】【金】

錍 《說文解字》

(說文解字未收錄“鈚”字頭,請參考“錍”字:)
【卷十四】【金】
『說文解字』

鈭錍也。从金卑聲。府移切

『說文解字注』

(錍)鈭錍也。从金。卑聲。府移切。十六部。

© 漢典

鈚 音韻方言

国际音标 pʰi˥

客家话 [海陆腔] pi2 [梅县腔] bi5 [台湾四县腔] pi2 [客英字典] pi2粤语 pei4

韵书 上古音 中古音
© 漢典

鈚 字源字形

字源演變
甲骨文金文楚系簡帛說文秦系簡牘楷書楷書楷書
「鈚」 喪史員瓶春秋晚期集成9982「㼰」 說文‧瓦部「鈚」
「」 蔡侯瓶春秋晚期集成9976
「鈚」 糸敬安心君扁壺戰國集成9606
甲骨文 金文 楚系簡帛 說文小篆 傳抄古文字
字形對比
中国大陆
台湾
香港
異體字
匕
錍
鎞
© 漢典

【載入評論 】 【論壇討論】

同音字
    1. 纰(pi1)
    2. 旇(pi1)
    3. 秛(pi1)
    4. 鎞(pi1)
    5. 紕(pi1)
    6. 噼(pi1)
    7. 磇(pi1)
    8. 炋(pi1)
    9. 伓(pi1)
    10. 礕(pi1)
    11. 批(pi1)
    12. 㔻(pi1)
同部首
    1. 錫
    2. 釩
    3. 鍯
    4. 鑩
    5. 錰
    6. 鏾
    7. 鏓
    8. 釪
    9. 鈰
    10. 釚
    11. 鍩
    12. 鈻
同筆畫
    1. 廄
    2. 腔
    3. 嫅
    4. 婿
    5. 䇲
    6. 愌
    7. 壹
    8. 豾
    9. 㙘
    10. 媩
    11. 惰
    12. 粩
  • 粵ICP備10071303號
  • ZDIC Facebook
  • ZDIC Twitter
  • Qgroup:203589259
  • WX:zdicwx
© 漢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