釜 詳細解釋
詳細字義
名
(1) (形聲。从金省,父聲。本義:古炊器。斂口圜底,或有二耳。其用於鬲,置於竈,上置甑以蒸煮。盛行於漢代。有鐵製的,也有銅或陶製的)
(2) 同本義 [cauldron used in ancient China]
萁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曹植《七步詩》
又如:釜中生魚(釜魚甑塵,釜中已生出魚來。謂生活清貧,斷炊已久);釜魚假息(比喻不能久存);釜底遊魂(比喻行將滅亡、苟延殘喘的人);釜鬲(陶製炊器)
(4) 古量器。春秋、戰國時代流行於齊國。現有戰國時的禾子釜和陳純釜,都作壇形,小口大腹,有兩耳 [a kind of jar]。
如:釜庾(釜和庾,均古量器名。引申指數量不多);釜鼓(釜和鼓。古代量器名);釜鍾(釜和鍾,皆古量器名。亦指數量不多)
常用詞組
【漢典】
釜 國語辭典
名
-
古代的一種烹飪器具。即今之鐵鍋。如:「破釜沉舟」。三國魏·曹植〈七步詩〉:「萁在釜下然,豆在釜中泣。」
【漢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