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典 | 古籍 | 詩詞 | 書法 |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條目
導航
漢典 古籍 詩詞 書法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笔顺动画

拼音

注音

部首

簡繁

異體字

niàng

ㄋㄧㄤˋ

部首 酉

部外 17

總筆畫 24

簡體 酿

酿 醸

統一碼

字形分析

筆順

基本區 U+91C0

左右結構

125351141251251112213534

五筆

倉頡

鄭碼

四角

sgye

mwyrv

fder

10632

拼音 niàng

注音 ㄋㄧㄤˋ

部首 酉 部外 17總筆劃 24

基本區 91C0筆順 125351141251251112213534

通

釀 基本解釋

● 釀

niàng ㄋㄧㄤˋ


  1. 利用發酵作用製造酒、醋、醬油等:~造。~酒。~醋。
  2. 指酒:佳~。
  3. 蜜蜂做蜜:~蜜。
  4. 喻事情積漸而成:~成水災。醞~。

英語 brew, ferment

德語 aufbrühen, ausbrüten (V)​,etwas gären lassen (V)

法語 faire fermenter,brasser,causer,provoquer

【漢典】

釀 詳細解釋

詳細字義


◎ 釀

釀 niàng

動

(1) (形聲。從酉( yǒu),襄聲。本義:做酒,釀造)

(2) 同本義。原專指釀酒,後也指利用發酵作用釀造蜜、醋、醬等 [make wine;brew]

釀,醞也。作酒曰釀。——《說文》

米麥所作曰釀。——《三蒼》

黑黍舂來釀酒飲。——唐· 曹鄴《田家效陶》

釀泉爲酒。——宋· 歐陽修《醉翁亭記》

又如:醞釀(造酒的發酵過程);釀米(釀酒的米);釀具(釀酒的器具);釀秫(用秫黍釀酒);釀製(釀造);釀糯(以糯米釀酒)

(3) 醞釀,逐漸形成 [ferment]

早難道救冤反把冤釀。——朱寉《十五貫、廉訪》

又如:釀雪(空中水蒸氣逐漸凝聚而形成爲雪);釀寒(逐漸釀成寒冷的天氣);釀禍(釀成禍患);釀亂(釀成禍亂)

(4) 嬌寵 [indulge]

素日皆是你們這些人把他釀壞了,到這步田地還來解勸——《紅樓夢》

詞性變化


◎ 釀

釀 niàng

名

(1) 酒 [wine]

伶人傾家釀。——《晉書·何充傳》

又如:佳釀(好酒);釀肆(酒坊;酒店)

常用詞組


釀酒釀熱物釀造
【漢典】

釀 國語辭典

釀ㄋㄧㄤˋniàng
動
  1. 利用發酵方法製造。如:「釀造」、「釀蜜」、「自釀」。《史記·卷七五·孟嘗君傳》:「迺多釀酒,買肥牛。」唐·杜甫〈遣意〉詩二首之一:「衰年催釀黍,細雨更移橙。」

  2. 逐漸孕育而成。如:「醞釀」、「釀成大禍」。《紅樓夢·第三三回》:「明日釀到他弒君弒父,你們纔不勸不成!」

名
  1. 酒。如:「佳釀」、「陳釀」。《晉書·卷七七·何充傳》:「令人欲傾家釀。」《宋史·卷四四二·文苑傳四·蘇舜欽傳》:「渚茶野釀,足以銷憂。」

【漢典】
【酉集下】【酉】 釀·康熙筆画:24 ·部外筆画:17

釀 《康熙字典》

【酉集下】【酉】 釀·康熙筆画:24 ·部外筆画:17

【唐韻】【集韻】女亮切【韻會】汝亮切【正韻】魚向切,𠀤音𥽬。【說文】醞也。作酒曰釀。【廣韻】醞酒也。【史記·孟嘗君傳】乃多釀酒買肥牛。【貨殖傳】通邑大都酤一歲千釀。【前漢·食貨志】一釀用麤米二斛,麴一斛,得成酒六斛六斗。

又【增韻】後人因謂酒爲釀。【世說新語】劉惔曰:見何次道飮,令人欲傾家釀。

又【禮·內則】鶉羹、雞羹、鴽,釀之蓼。【註】釀謂切雜之也。

【漢典】
【卷十四】【酉】

釀 《說文解字》

【卷十四】【酉】
《說文解字》

醞也。作酒曰釀。从酉襄聲。女亮切

《說文解字注》

(釀)醞也。作酒曰釀。周禮:酒人掌爲五齊三酒。爲猶作也。从酉襄聲。女亮切。十部。

【漢典】

釀 音韻方言

国际音标 niɑŋ˥˧; niɑŋ˧˥ 唐代读音 niɑ̀ng日语读音 KAMOSU韩语罗马 YANG现代韩语 양

客家话 [海陆腔] rong5 ngiong2 [陆丰腔] jong6 [客语拼音字汇] ngiong4 [台湾四县腔] jong5 ngiong2 [客英字典] jong5 [东莞腔] jong5 [梅县腔] jong5 [宝安腔] ngiong5粤语 joeng6

近代音 泥母 江陽韻 去聲 釀小空;中古音 孃母 漾韻 去聲 釀小韻 女亮切 三等 開口;上古音 黄侃系统:泥母 唐部 ;王力系统:泥母 陽部 ;

官话 晋语 吴语 赣语 湘语 闽语 粤语 平话 客语
韵书 上古音 中古音
【漢典】

釀 字源字形

字源演變
甲骨文 金文 楚系簡帛 說文 秦系簡牘 楷書 楷書 楷書
      「釀」 說文‧酉部   「釀」 「酿」 「釀」
說文小篆
字形對比
内地
台湾
香港
日本
韩国
異體字
酿
醸
【漢典】

【載入評論 】 【論壇討論】

同音字
    1. 醸(niang4)
    2. 䖆(niang4)
    3. 酿(niang4)
同部首
    1. 醦
    2. 醂
    3. 酩
    4. 酏
    5. 醬
    6. 酰
    7. 醔
    8. 酗
    9. 醙
    10. 酽
    11. 䣻
    12. 釂
同筆畫
    1. 鑩
    2. 䤗
    3. 䴫
    4. 䴊
    5. 䠯
    6. 䪋
    7. 襸
    8. 䉶
    9. 齲
    10. 䥷
    11. 虈
    12. 䵱
初中古詩詞
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
宋·欧阳修 《醉翁亭记》
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
宋·欧阳修 《醉翁亭记》
  • 粵ICP備10071303號
  • ZDIC Facebook
  • ZDIC Twitter
  • Qgroup:203589259
  • WX:zdicwx
© 漢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