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典 | 古籍 | 詩詞 | 書法 |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條目
導航
漢典 古籍 詩詞 書法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拼音

注音

部首

異體字

cù

ㄘㄨˋ

部首 足

部外 12

總筆畫 19

蹴

統一碼

字形分析

筆順

基本区 U+8E75

上下结构

4125123413542512134

五筆

倉頡

鄭碼

四角

yidh

yuryo

sjgj

03801

拼音 cù

注音 ㄘㄨˋ

部首 足 部外 12總筆劃 19

統一碼 8E75筆順 4125123413542512134

蹵 基本解釋

基本字義


● 蹵

cù ㄘㄨˋ

     ◎ 同“蹴”。

英語 to tread on; to kick

© 漢典
【酉集中】【足】 蹵·康熙筆画:19 ·部外筆画:12

蹵 《康熙字典》

【酉集中】【足】 蹵·康熙筆画:19 ·部外筆画:12

【玉篇】同蹴。【博雅】蹴蹋也。【史記·燕世家】王蹵之以足。

又【前漢·董仲舒傳】以蹵迫之民。

又【孟子】曾西蹵然曰。【趙岐註】蹵然,猶蹵踖。【莊子·人閒世】子產蹵然攺容更貌。

© 漢典
【卷二】【足】

蹴 《说文解字》

(說文解字未收錄“蹵”字頭,請參考“蹴”字:)
【卷二】【足】
『說文解字』

躡也。从足就聲。七宿切

『說文解字注』

(蹴)躡也。玄應云。說文。蹴、蹋也。以足逆蹋之曰蹴。从足。就聲。七宿切。三部。

© 漢典

蹵 音韻方言

国际音标 tsʰu˥˧

客家话 [梅县腔] cuk7粤语 cuk1

韵书 上古音 中古音
© 漢典

蹵 字源字形

字源演變

重定向至「蹴」。

甲骨文金文楚系簡帛說文秦系簡牘楷書楷書楷書
「蹴」 說文‧足部「蹵」
說文小篆 傳抄古文字
字形對比
中国大陆
台湾
香港
異體字
蹴
© 漢典

【載入評論 】 【論壇討論】

同音字
    1. 猝(cu4)
    2. 卒(cu4)
    3. 瘄(cu4)
    4. 䛤(cu4)
    5. 鼀(cu4)
    6. 簇(cu4)
    7. 䠓(cu4)
    8. 蔟(cu4)
    9. 脨(cu4)
    10. 䥄(cu4)
    11. 踧(cu4)
    12. 瘯(cu4)
同部首
    1. 䟟
    2. 踀
    3. 蹀
    4. 躣
    5. 䟳
    6. 跨
    7. 蹩
    8. 䟷
    9. 䟛
    10. 跸
    11. 䠂
    12. 䟹
同筆畫
    1. 鵵
    2. 騙
    3. 麗
    4. 齍
    5. 鵾
    6. 爎
    7. 爈
    8. 鵴
    9. 臘
    10. 㩰
    11. 䱩
    12. 氌
  • 粵ICP備10071303號
  • ZDIC Facebook
  • ZDIC Twitter
  • Qgroup:203589259
  • WX:zdicwx
© 漢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