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典 | 古籍 | 詩詞 | 書法 |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條目
導航
漢典 古籍 詩詞 書法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拼音

注音

部首

異體字

qiáo

ㄑㄧㄠˊ

部首 走

部外 12

總筆畫 19

超 蹻

統一碼

字形分析

筆順

基本區 U+8DAB

左下包圍結構

1212134313425125251

五筆

倉頡

鄭碼

四角

fhtk

gohkb

bojl

42802

拼音 qiáo

注音 ㄑㄧㄠˊ

部首 走 部外 12總筆劃 19

基本區 8DAB筆順 1212134313425125251

趫 基本解釋

● 趫

qiáo ㄑㄧㄠˊ《廣韻》巨嬌切,平宵群。又起囂切。宵部。


  1. 善於爬樹登高。《文選•張衡〈西京賦〉》:「非都盧之輕趫,孰能超而究升。」
  2. 行動敏捷,善於行走。唐李白《大獵賦》:「趫喬林,撇絶壁。」
  3. 勇健,矯健。《後漢書•公孫瓚傳贊》:「伯珪疎獷,武才趫猛。」
  4. 兇悍。《文選•張衡〈西京賦〉》:「趫悍虓豁,如虎如𤠾(貙)。」
  5. 足往上翹。《漢書•高帝紀下》:「大臣内畔,諸將外反,亡可趫足待也。」
  6. 民間遊藝之一,以足束於木棍之上行走,俗名踩高蹺。叶德辉《説文讀若考》:「趫為高足之戲,以足束于木竿上踹之而行。」

● 趫

jiào ㄐ〡ㄠˋ《集韻》巨天切,上小羣。


  1. 趨走。《集韻•小韻》:「趫,趨走。」

英語 nimble

德語 behände, flink

【漢典】

趫 詳細解釋

詳細字義


◎ 趫 qiáo

形

(1) 行動輕捷,善於緣木升高 [vigorous and agile;brisk]

趫,善緣木走之才。——《說文》

皆以其氣之趫。——《呂氏春秋·悔過》

趫材悍壯。——左思《吳都賦》

又如:趫才(矯健輕捷之才);趫夫(矯健輕捷的人);趫輕(矯健輕捷)

【漢典】

趫 國語辭典

趫ㄑㄧㄠˊqiáo
名
  1. 擅長攀爬樹木的人。《說文解字·走部》:「趫,善緣木之士也。」

形
  1. 身手矯捷,善於爬高奔走。如:「趫健」。《後漢書·卷七一·朱儁傳》:「輕勇趫捷,故軍中號曰『飛燕』。」

  2. 旺盛。《呂氏春秋·先識覽·悔過》:「皆以其氣之趫與力之盛至,是以犯敵能滅,去之能速。」

【漢典】
【酉集中】【走】 趫·康熙筆画:19 ·部外筆画:12

趫 《康熙字典》

【酉集中】【走】 趫·康熙筆画:19 ·部外筆画:12

【廣韻】巨嬌切【集韻】渠嬌切,𠀤音喬。【說文】善緣木走之才。【張衡·西京賦】非都盧之輕趫,孰能超而究升。【註】都盧國,其人善緣高。

又【顏延之·赭白馬賦】捷趫夫之敏手。【註】健也。

又【博雅】趫趫,行也。

又【玉篇】善走也。

又舉足也。

又【廣韻】起囂切【集韻】【韻會】【正韻】丘祅切,𠀤音蹺。

又【集韻】巨夭切,音撟。義𠀤同。

又丑小切。同超。輕走貌。

【漢典】
【卷二】【走】

趫 《說文解字》

【卷二】【走】
《說文解字》

善緣木走之才。从走喬聲。讀若王子蹻。去嚻切

《說文解字注》

(趫)善緣木之士也。依二京賦注、衆經音義訂。吳都賦曰:趫材悍壯,此焉比廬。成公綏洛禊賦曰:趫才逸態,習水善浮。按張注列子說符篇異伎云僑人,郭注山海經長股國言有喬國,今伎家僑人象此。僑人今俗謂之踹僑,僑卽趫字。去嚻切。从走喬聲。去嚻切。二部。讀若王子蹻。王子蹻,葢卽王子喬,周靈王太子晉也。又有王喬者,蜀武陽人也。淮南齊俗訓:王喬,赤誦子。誦同松。師古注王褒傳僑松云王僑,赤松子。凡辭賦言喬松者皆謂王喬,非王子喬。

【漢典】

趫 音韻方言

国际音标 tɕʰiɑu˧˥ 日语读音 SUBAYAI韩语罗马 KYO现代韩语 교

客家话 [海陆腔] kiau2 [梅县腔] kiau2 [台湾四县腔] kiau2 [客英字典] kiau2粤语 kiu4

近代音 溪母 蕭豪韻 平聲陰 趫小空;中古音 群母 宵韻 平聲 喬小韻 巨嬌切 三等 開口;溪母 宵韻 平聲 趫小韻 起嚻切 三等 開口;上古音 黄侃系统:溪母 豪部 ;王力系统:羣母 宵部 ;

韵书 上古音 中古音
【漢典】

趫 字源字形

字源演變
甲骨文 金文 楚系簡帛 秦系簡牘 說文 隸書 楷書 楷書 楷書
  「趫」齊趫父鬲春秋早期集成685     「趫」說文‧走部 「趫」漢印徵     「趫」
金文 說文小篆 隸書 傳抄古文字
字形對比
内地
台湾
香港
異體字
超
蹻
【漢典】

【載入評論 】 【論壇討論】

同音字
    1. 䎗(qiao2)
    2. 峤(qiao2)
    3. 橋(qiao2)
    4. 翘(qiao2)
    5. 墧(qiao2)
    6. 礄(qiao2)
    7. 荞(qiao2)
    8. 樵(qiao2)
    9. 犞(qiao2)
    10. 硚(qiao2)
    11. 嘺(qiao2)
    12. 㩰(qiao2)
同部首
    1. 趒
    2. 䞪
    3. 䞭
    4. 䞲
    5. 䟐
    6. 䞺
    7. 趄
    8. 䞾
    9. 䞤
    10. 趡
    11. 䟍
    12. 赳
同筆畫
    1. 䶙
    2. 㱊
    3. 聼
    4. 覵
    5. 蠊
    6. 蟺
    7. 簹
    8. 䳟
    9. 韟
    10. 䕲
    11. 鐆
    12. 櫑
  • 粵ICP備10071303號
  • ZDIC Facebook
  • ZDIC Twitter
  • Qgroup:203589259
  • WX:zdicwx
© 漢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