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注音
部首
異體字
zī
ㄗ
部首 走
部外 9
總筆畫 16
統一碼
字形分析
筆順
基本區 U+8DA6
1212134413534251
五筆
倉頡
鄭碼
四角
fhuk
goior
borj
47806
拼音 zī
注音 ㄗ
部首 走 部外 9總筆劃 16
基本區 8DA6筆順 1212134413534251
● 趦
zī ㄗˉ
英語 can't move; to falter
「趑 」的異體字。
【正字通】俗趑字。
趑趄,行不進也。从走次聲。取私切
(趑)趑趄,行不進也。易:其行次且。釋文:次,本亦作趑,或作𨀥。馬云:卻行不前也。且,本亦作趄,或作跙。馬云:語助也。王肅云:趑趄,行止之礙也。按馬云卻行不前者,於次本字得其義也。云語助者,王風毛傳所云且辭也。馬、鄭同用費氏易,而馬次、鄭趀不同。趑者,後出俗字。趄又因趑而加走旁者也。許𣃔不錄。鉉之前已有趑字,注曰趑趄。鉉因又補趄篆爲十九文之一。今姑皆存之,俟好學者㴱思焉。从走次聲。取私切。十五部。
国际音标 tsɿ˥ 日语读音 YUKINAYAMU
客家话 [梅县腔] zii1粤语 zi1
重定向至「趑」。
【載入評論 】 【論壇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