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典 | 古籍 | 詩詞 | 書法 |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條目
導航
漢典 古籍 詩詞 書法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拼音

注音

部首

簡繁

異體字

rèn

ㄖㄣˋ

部首 言

部外 3

總筆畫 5

繁體 訒

訒

統一碼

字形分析

筆順

基本區 U+8BB1

左右結構

45534

五筆

倉頡

鄭碼

四角

yvyy

ivshi

sys

37720

拼音 rèn

注音 ㄖㄣˋ

部首 言 部外 3總筆劃 5

基本區 8BB1筆順 45534

讱 基本解釋

● 讱

(訒)

rèn ㄖㄣˋ


  1. 「訒」的簡化字。

英語 hesitate to say, reluctant to speak

法語 lent dans la parole,(lit.)​ lent du langage

【漢典】

讱 詳細解釋

見「訒」。

【漢典】
【酉集上】【言】 訒·康熙筆画:10 ·部外筆画:3

↳訒 《康熙字典》

(康熙字典未收錄“讱”字頭,请參考“訒”字。)
【酉集上】【言】 訒·康熙筆画:10 ·部外筆画:3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𠀤而振切,忍去聲。【說文】頓也。【徐曰】頓者,多頓躓也。【玉篇】鈍也。【博雅】難也。【六書故】言難出也。【論語】仁者,其言也訒。

又【司馬光·潛虛】訒,仁也。

又【韻會】通作認。【荀子·正名篇】外是者謂之認。【註】難也。

又【集韻】爾軫切,音忍。義同。 【六書正譌】借爲識訒字。別作認,非。

【漢典】
【卷三】【言】

↳訒 《說文解字》

(說文解字未收錄“讱”字頭,请參考“訒”字:)
【卷三】【言】
《說文解字》

頓也。从言刃聲。《論語》曰:“其言也訒。”而振切

《說文解字注》

(訒)頓也。訒、頓曡韵。頓之言鈍也。从言刃聲。而振切。十三部。論語曰:其言也訒。顏淵篇文。

【漢典】

讱 音韻方言

国际音标 ʐən˥˧

粤语 jan6

韵书 上古音 中古音
【漢典】

讱 字源字形

字源演變

重定向至「訒」。

甲骨文金文楚系簡帛說文秦系簡牘楷書楷書楷書
「訒」 說文‧言部「訒」 「讱」「讱」
說文小篆 傳抄古文字
字形對比
中国大陆
台湾
香港
異體字
訒
【漢典】

【載入評論 】 【論壇討論】

同音字
    1. 釰(ren4)
    2. 肕(ren4)
    3. 岃(ren4)
    4. 刃(ren4)
    5. 杒(ren4)
    6. 衽(ren4)
    7. 屻(ren4)
    8. 飪(ren4)
    9. 仞(ren4)
    10. 仭(ren4)
    11. 韧(ren4)
    12. 饪(ren4)
同部首
    1. 误
    2. 译
    3. 诿
    4. 讬
    5. 谟
    6. 谳
    7. 谂
    8. 讪
    9. 讣
    10. 诚
    11. 谏
    12. 诳
同筆畫
    1. 卮
    2. 议
    3. 凹
    4. 发
    5. 尼
    6. 伋
    7. 刍
    8. 匜
    9. 衤
    10. 㘞
    11. 冮
    12. 𠕸
  • 粵ICP備10071303號
  • ZDIC Facebook
  • ZDIC Twitter
  • Qgroup:203589259
  • WX:zdicwx
© 漢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