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典 | 古籍 | 詩詞 | 書法 |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條目
導航
漢典 古籍 詩詞 書法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笔顺动画

拼音

注音

部首

簡繁

異體字

tǎo

ㄊㄠˇ

部首 言

部外 3

總筆畫 5

繁體 討

討 䚯

統一碼

字形分析

筆順

基本區 U+8BA8

左右結構

45124

五筆

倉頡

鄭碼

四角

yfy

ivdi

sds

34700

拼音 tǎo

注音 ㄊㄠˇ

部首 言 部外 3總筆劃 5

基本區 8BA8筆順 45124

常 標

讨 基本解釋

● 讨

(討)

tǎo ㄊㄠˇ


  1. “討”的簡化字。

英語 to discuss; ask for, beg; demand; dun; marry

德語 ausbitten, erbitten (V)​,trauen, ehelichen (V)​,verlangen, abrufen (V)​,verurteilen, tadeln, anprangern (V)

法語 demander,réclamer,provoquer,discuter,réprimer par la force,épouser (une femme)​

【漢典】

讨 詳細解釋

  • “討”的簡化字。
  • 【漢典】
    【酉集上】【言】 討·康熙筆画:10 ·部外筆画:3

    討 《康熙字典》

    (康熙字典未收錄“讨”字頭,请參考“討”字。)
    【酉集上】【言】 討·康熙筆画:10 ·部外筆画:3

    【唐韻】他皓切【集韻】【韻會】【正韻】土皓切,𠀤叨上聲。【說文】治也。从言从寸。【徐曰】寸,法也。奉辭伐罪,故从言。會意。【書·臯陶謨】天討有罪。【疏】討治有罪,使之絕惡。【左傳·宣十二年】其君無日不討國人而訓之。【註】討,治也。

    又【廣韻】誅也。【類篇】殺也。【正韻】訶也。

    又除也。【公羊傳·隱四年】其稱人何,討賊之辭也。【註】討者,除也。

    又【玉篇】去也。【禮·禮器】君子之于禮也,有順而討也。【疏】順序而稍去之也。

    又【類篇】求也。【𡑭韻】探也。【正韻】尋也。【論語】世叔討論之。【註】討,尋究也。【後漢·王充傳】討摘物情。【三國志·袁紹與公孫瓚書】尋討禍源。

    又雜也。【詩·秦風】蒙伐有苑。【傳】蒙,討羽也。【箋】討,雜也。畫雜羽之文于伐。

    又官名。【舊唐書·職官志】貞元末,置招討使。【金史·百官志】招討司使招懷降附,征討攜離。

    又叶他口切,偸上聲。【焦氏·易林】三絲綰弩,無益于輔。城弱不守,郭君受討。

    【漢典】
    【卷三】【言】

    討 《說文解字》

    (說文解字未收錄“讨”字頭,请參考“討”字:)
    【卷三】【言】
    『說文解字』

    治也。从言从寸。他皓切

    『說文解字注』

    (討)治也。發其紛糾而治之曰討。秦風傳曰:蒙討羽也。箋云:蒙,尨也。討,襍也。畫襍羽之文於伐,故曰尨伐。據鄭所言,則討者,亂也。治討曰討,猶治亂曰亂也。論語:世叔討論之。馬曰:討,治也。學記:古之學者,比物醜類。醜或作討。凡言討論、探討,皆謂理其不齊者而齊之也。从言寸。寸,法也。或曰:從肘省聲。他晧切。古音在三部。

    【漢典】

    讨 音韻方言

    国际音标 tʰɑu˨˩˦

    粤语 tou2潮州话 to2

    官话 晋语 吴语 赣语 湘语 闽语 粤语 平话 客语
    韵书 上古音 中古音
    【漢典】

    讨 字源字形

    字源演變

    重定向至「討」。

    甲骨文金文楚系簡帛說文秦系簡牘楷書楷書楷書
    「討」 說文‧言部「討」 「讨」「讨」
    說文小篆 傳抄古文字
    字形對比
    中国大陆
    台湾
    香港
    異體字
    討
    䚯
    【漢典】

    【載入評論 】 【論壇討論】

    同音字
      1. 䵚(tao3)
      2. 討(tao3)
      3. 䚯(tao3)
    同部首
      1. 谜
      2. 谈
      3. 记
      4. 诟
      5. 诊
      6. 试
      7. 诩
      8. 让
      9. 谟
      10. 谗
      11. 谳
      12. 译
    同筆畫
      1. 禾
      2. 钅
      3. 刌
      4. 辸
      5. 本
      6. 𠅂
      7. 奴
      8. 疋
      9. 𠃞
      10. 𠚮
      11. 邚
      12. 邔
    初中古詩詞
    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灵。
    三国·诸葛亮 《出师表》
    • 粵ICP備10071303號
    • ZDIC Facebook
    • ZDIC Twitter
    • Qgroup:203589259
    • WX:zdicwx
    © 漢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