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典 | 古籍 | 詩詞 | 書法 |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條目
導航
漢典 古籍 詩詞 書法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拼音

注音

部首

異體字

huān

huàn

xuān

ㄏㄨㄢ

ㄏㄨㄢˋ

ㄒㄩㄢ

部首 言

部外 18

總筆畫 25

喚

統一碼

字形分析

筆順

基本區 U+8B99

左右結構

411125112225125132411121

五筆

倉頡

鄭碼

四角

yaky

yrtrg

sejn

04615

拼音 huān huàn xuān

注音 ㄏㄨㄢ ㄏㄨㄢˋ ㄒㄩㄢ

部首 言 部外 17總筆劃 24

基本區 8B99筆順 411125112225125132411121

讙 基本解釋

● 讙

huān ㄏㄨㄢ


  1. 喧嘩。《説文•言部》:「讙,譁也。」《玉篇•言部》:「讙,讙嚻之聲。」
  2. 責備。《方言》卷七:「讙,讓也。讓,北燕曰讙。」《廣雅•釋詁二》:「讙,讓也。」
  3. 鳴。《廣雅•釋詁二》:「讙,鳴也。」
  4. 傳說中的獸名。《山海經•西山經》:「翼望之山……有獸焉,其狀如貍。一目而三尾,名曰讙。其音如𡙸百聲。」
  5. 通「歡」。喜悅。《禮記•檀弓下》:「高宗三年不言,言乃讙。」
  6. 古地名。故地在今山東省肥城市南,為春秋時魯國屬地。《春秋•桓公三年》:「九月,齊侯送姜氏于讙。」
  7. 姓。《萬姓統譜•寒韻》:「讙,見《姓苑》。」

● 讙

huàn ㄏㄨㄢˋ


  1. 同「唤」。呼唤。《集韻•换韻》:「唤,《説文》:『評也。』或作讙,亦从言。」

● 讙

xuān ㄒㄩㄢ


  1. 同“喧”。

英語 cheer; noise, noisy

德語 Beifall (S)

法語 acclamation

【漢典】

讙 詳細解釋

詳細字義


◎ 讙 huān

〈動〉

喧譁。議論紛紛 [hubbub;noise;clamor;uproar]

讙,譁也。——《說文》

諸將盡讙。——《漢書·陳平傳》

以息衆讙。——《漢書·外戚傳》。注:「讙譁衆議也。」

則天下應之如讙。——《荀子·儒效》

百姓讙敖。——《荀子·讙國》

又如:讙敖(喧譁鼓譟);讙譁(衆聲呼噪);讙訟(喧鬧爭訟);讙呼(喧譁呼叫)

詞性變化


◎ 讙 huān

〈形〉

通「歡」。喜悅 [happy;joyous]

言乃讙。——《書·無逸》。鄭注:「喜悅也。」

爭言讙呼。——《後漢書·劉盆子傳》

又如:讙呼(也作歡呼,歡聲爭呼);讙設(歡宴);讙然(喜悅的樣子);讙亮(歡快嘹亮)

【漢典】

讙 國語辭典

讙ㄏㄨㄢhuān
動
  1. 喧譁。《說文解字·言部》:「讙,譁也。」《史記·卷五六·陳丞相世家》:「是日乃拜平為都尉,使為參乘,典護軍,諸將盡讙。」

形
  1. 喜樂。唐·柳宗元〈天對〉:「丕徹以圖,民以讙以都。」通「歡」。

【漢典】
【酉集上】【言】 讙·康熙筆画:25 ·部外筆画:18

讙 《康熙字典》

【酉集上】【言】 讙·康熙筆画:25 ·部外筆画:18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𠀤呼官切,音歡。【說文】譁也。【廣雅】鳴也。【廣韻】諠也。【玉篇】讙嚻之聲。【禮·樂記】鼓鼙之聲讙讙以立動。【註】聞讙囂則人意動作。【史記·𨻰丞相世家】諸將盡讙。【註】譁也。【荀子·儒效篇】天下應之如讙。【註】喧也。

又喜說也。【禮·檀弓】《書》云:三年不言,言乃讙。【𨻰皓云】命令所布,人心喜悅也。

又獸名。【山海經】翼望山有獸,狀如貍,一目三尾,名曰讙。或作原。

又山名。【山海經】讙山,郁水出于其上,潛于其下。

又國名。【山海經】讙頭國人,人面鳥喙,有翼。或曰讙朱國。

又地名。【春秋·桓三年】齊侯送姜氏于讙。【註】讙,魯地。濟北蛇丘縣西有下讙亭。

又姓。見【萬姓統譜】。

又【廣韻】况袁切【集韻】【韻會】許元切,𠀤音暄。驚呼也。一曰讙,囂貌。【揚子·方言】讓也。北燕凡相責讓曰讙。【集韻】與叩同。通作喧諠。

又【集韻】古玩切,音貫。與懽同。

又【集韻】呼玩切,歡去聲。與喚同。或作嚾。

又叶輸旃切,扇平聲。【顏延之·哀策文】邑野淪靄,戎夏悲讙。來芳可述,往駕弗援。

【漢典】
【卷三】【言】

讙 《說文解字》

【卷三】【言】
《說文解字》

譁也。从言雚聲。呼官切

《說文解字注》

(讙)譁也。从言雚聲。呼官切。十四部。

【漢典】

讙 音韻方言

国际音标 xuan˥ 唐代读音 xiuæn xuɑn日语读音 KAMABISUSHI韩语罗马 HWAN HWEN

客家话 [海陆腔] fon1 [客英字典] fon1 fan1 [台湾四县腔] fon1 [陆丰腔] fon1 [梅县腔] fon1粤语 fun1

近代音 曉母 桓歡韻 平聲陰 歡小空;中古音 曉母 元韻 平聲 暄小韻 況𡋡切 三等 合口;曉母 桓韻 平聲 歡小韻 呼官切 一等 合口;上古音 黄侃系统:曉母 寒部 ;王力系统:曉母 元部 ;

韵书 上古音 中古音
【漢典】

讙 字源字形

字源演變
甲骨文金文楚系簡帛說文秦系簡牘楷書楷書楷書
「讙」 包2.189「讙」 說文‧言部「讙」
楚系簡帛 說文小篆 傳抄古文字
字形對比
中国大陆
台湾
香港
日本
異體字
喚
【漢典】

【載入評論 】 【論壇討論】

同音字
    1. 獾(huan1)
    2. 酄(huan1)
    3. 貆(huan1)
    4. 嚾(huan1)
    5. 懽(huan1)
    6. 犿(huan1)
    7. 歡(huan1)
    8. 懁(huan1)
    9. 鴅(huan1)
    10. 欢(huan1)
    11. 驩(huan1)
    12. 歓(huan1)
    13. 唤(huan4)
    14. 䀓(huan4)
    15. 㪱(huan4)
    16. 嚾(huan4)
    17. 鲩(huan4)
    18. 漶(huan4)
    19. 煥(huan4)
    20. 澣(huan4)
    21. 嵈(huan4)
    22. 渙(huan4)
    23. 鯶(huan4)
    24. 𠄔(huan4)
    25. 懁(xuan1)
    26. 鍹(xuan1)
    27. 鋗(xuan1)
    28. 晅(xuan1)
    29. 禤(xuan1)
    30. 鞙(xuan1)
    31. 轩(xuan1)
    32. 箮(xuan1)
    33. 谖(xuan1)
    34. 諠(xuan1)
    35. 煊(xuan1)
    36. 瑄(xuan1)
同部首
    1. 譀
    2. 謘
    3. 䛑
    4. 誀
    5. 䚹
    6. 䛜
    7. 誦
    8. 詥
    9. 諶
    10. 訲
    11. 䜟
    12. 䚻
同筆畫
    1. 鱩
    2. 㕔
    3. 㺧
    4. 鱫
    5. 𠚢
    6. 讒
    7. 壩
    8. 穳
    9. 靇
    10. 鱮
    11. 䥷
    12. 醾
  • 粵ICP備10071303號
  • ZDIC Facebook
  • ZDIC Twitter
  • Qgroup:203589259
  • WX:zdicwx
© 漢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