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典 | 古籍 | 詩詞 | 書法 |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條目
導航
漢典 古籍 詩詞 書法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拼音

注音

部首

異體字

wú

ㄨˊ

部首 言

部外 12

總筆畫 19

謨

統一碼

字形分析

筆順

基本区 U+8B55

左右结构

4111251311222214444

五筆

倉頡

鄭碼

四角

yrlo|ytgo

yrotf

smeu

08631

拼音 wú

注音 ㄨˊ

部首 言 部外 12總筆劃 19

統一碼 8B55筆順 4111251311222214444

譕 基本解釋

基本字義


● 譕

wú ㄨˊ

     ◎ 誘詞。

© 漢典

譕 國語辭典

譕ㄇㄛˊmó
形
  1. 有謀略的。謨的古字。《集韻·平聲·模韻》:「謨,古作譕。」《管子·形勢》:「譕臣者可以遠舉,顧憂者可與致道。」

© 漢典
【酉集上】【言】 譕·康熙筆画:19 ·部外筆画:12

譕 《康熙字典》

【酉集上】【言】 譕·康熙筆画:19 ·部外筆画:12

【集韻】謨古作譕。【管子·形勢篇】譕臣者,可以遠舉。【註】言行莫先謂之譕臣,有大言行者,可與圖國之遠也。

又人名。與譕,見【宋史·宗室表】。

又【廣韻】武夫切【集韻】微夫切,𠀤音無。誘詞也。

又【集韻】【類篇】𠀤罔甫切,無上聲。義同。 【六書故】作〈言橆〉。

© 漢典
【卷三】【言】

謨 《说文解字》

(說文解字未收錄“譕”字頭,請參考“謨”字:)
【卷三】【言】
『說文解字』

議謀也。从言莫聲。《虞書》曰:“咎繇謨。”𠻚,古文謨从口。莫胡切〖注〗𢜯、譕,亦古文謨。

『說文解字注』

(謨)議謀也。釋詁曰。謨、謀也。許於雙聲釋爲議謀。詩巧言假莫爲謨。从言。莫聲。莫胡切。五部。虞書曰。曰當作有。咎繇謨。謂自曰若稽古咎繇、至帝拜曰往欽哉一篇也。


(𠻚)古文謨。从口。此葢壁中尚書古文如此作也。上文言咎繇謨者、孔安國以隷寫之作謨也。

© 漢典

譕 音韻方言

国际音标 wu˧˥

近代音 中古音 微母 虞韻 平聲 無小韻 武夫切 三等 合口;上古音 黄侃系统:明母 模部 ;王力系统:明母 魚部 ;

韵书 上古音 中古音
© 漢典

譕 字源字形

字源演變

重定向至「謨」。

甲骨文金文楚系簡帛說文秦系簡牘楷書楷書楷書
「𠻚」 說文古文「譕」
「謨」 說文‧言部
說文小篆 傳抄古文字
字形對比
中国大陆
台湾
香港
異體字
謨
© 漢典

【載入評論 】 【論壇討論】

同音字
    1. 娪(wu2)
    2. 鯃(wu2)
    3. 鋘(wu2)
    4. 吳(wu2)
    5. 洖(wu2)
    6. 㐚(wu2)
    7. 璑(wu2)
    8. 蕪(wu2)
    9. 䉑(wu2)
    10. 铻(wu2)
    11. 祦(wu2)
    12. 珸(wu2)
同部首
    1. 詸
    2. 詮
    3. 謮
    4. 謈
    5. 譬
    6. 䛶
    7. 謏
    8. 謼
    9. 諝
    10. 話
    11. 詳
    12. 謂
同筆畫
    1. 鏃
    2. 類
    3. 䳞
    4. 攐
    5. 㯿
    6. 鏢
    7. 爍
    8. 蟕
    9. 覇
    10. 羸
    11. 䆿
    12. 𠑄
  • 粵ICP備10071303號
  • ZDIC Facebook
  • ZDIC Twitter
  • Qgroup:203589259
  • WX:zdicwx
© 漢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