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典 | 古籍 | 詩詞 | 書法 |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條目
導航
漢典 古籍 詩詞 書法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拼音

注音

部首

異體字

fěng

ㄈㄥˇ

部首 襾

部外 5

總筆畫 11

䟪 𢇫

統一碼

字形分析

筆順

基本區 U+8982

上下結構

1252213454

五筆

倉頡

鄭碼

四角

stpu

mwhio

fjmw

10302

拼音 fěng

注音 ㄈㄥˇ

部首 襾 部外 4總筆劃 10

基本區 8982筆順 1252213454

覂 基本解釋

基本字義


● 覂

fěng ㄈㄥˇ

  1. 翻;傾覆:“~駕之馬,設銜策以驅之。”
  2. 缺乏:“公私~竭,戶口減耗。”

英語 to throw a rider

© 漢典

覂 詳細解釋

詳細字義


◎ 覂 fěng

〈動〉

翻 [turn over]

覂,反覆也。從西,乏聲。——《說文》

泛(覂)駕之馬。——《漢書·武帝紀》

大駕將泛(覂)。——《漢書·食貨志》

子往矣,無乏(覂)吾事。——《莊子·天地》

馬無覂駕之佚。——顏延之《赭白馬賦》

又如:覂駕(翻車)

© 漢典

覂 國語辭典

覂ㄈㄥˇfěng
動
  1. 覆。參見「覂駕 」條。

  2. 缺乏。《新唐書·卷一五四·李晟傳》:「時敖廥單覂,乃使張彧假京兆少尹,多署吏,調畿內賦,不淹旬,芻米告具。」

© 漢典
【申集下】【襾】 覂·康熙筆画:11 ·部外筆画:5

覂 《康熙字典》

【申集下】【襾】 覂·康熙筆画:11 ·部外筆画:5

【唐韻】【集韻】【韻會】𠀤方勇切。同𢇫。【說文】反覆也。【前漢·武帝紀】泛駕之馬。【師古註】泛本作覂,後通用耳。【禮·記正義序】覂駕之馬,設銜策以驅之。【顏延之·赭白馬賦】馬無覂駕之軼。

又【韻學集成】乏也。【唐書·宋務光傳】公私覂竭,戸口減耗。

又【集韻】房用切,音俸。義同。

又【集韻】補范切,音𦜒。【博雅】棄也。 【廣韻】或作泛。【集韻】或又作䟪。

© 漢典
【卷七】【襾】

覂 《說文解字》

【卷七】【襾】
『說文解字』

反覆也。从襾乏聲。方勇切

『說文解字注』

(覂)覆也。武帝紀:泛駕之馬。師古曰:泛,𧠃也。音方勇反。字本作覂,後通用耳。廣韵正作覂駕之馬。食貨志:大命將泛。孟康曰:泛音方勇反。玉篇正作大命將覂。从襾乏聲。方勇切。古音在七部。

© 漢典

覂 音韻方言

国际音标 fəŋ˨˩˦

客家话 [海陆腔] fung3 [客语拼音字汇] fang4 [台湾四县腔] fung3 [客英字典] fung3 [宝安腔] fung3粤语 faan3

近代音 中古音 非母 腫韻 上聲 覂小韻 方勇切 三等 合口;上古音 黄侃系统:幫母 添部 ;王力系统:幫母 談部 ;

韵书 上古音 中古音
© 漢典

覂 字源字形

字源演變
甲骨文金文楚系簡帛說文秦系簡牘楷書楷書楷書
「覂」 說文‧襾部「覂」
說文小篆 傳抄古文字
字形對比
中国大陆
台湾
香港
異體字
䟪
𢇫
© 漢典

【載入評論 】 【論壇討論】

同音字
    1. 讽(feng3)
    2. 䟪(feng3)
    3. 唪(feng3)
    4. 風(feng3)
    5. 䩬(feng3)
    6. 諷(feng3)
    7. 风(feng3)
同部首
    1. 覃
    2. 覇
    3. 覄
    4. 覈
    5. 要
    6. 覊
    7. 西
    8. 覀
    9. 覅
    10. 覆
    11. 覉
同筆畫
    1. 猁
    2. 訙
    3. 㳪
    4. 峨
    5. 唎
    6. 珙
    7. 胭
    8. 䓍
    9. 㻈
    10. 羓
    11. 唡
    12. 徐
  • 粵ICP備10071303號
  • ZDIC Facebook
  • ZDIC Twitter
  • Qgroup:203589259
  • WX:zdicwx
© 漢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