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典 | 古籍 | 詩詞 | 書法 |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條目
導航
漢典 古籍 詩詞 書法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笔顺动画

拼音

注音

部首

異體字

liè

liě

ㄌㄧㄝˋ

ㄌㄧㄝˇ

部首 衣

部外 6

總筆畫 12

列 𧙩 𧙷 𧚲 𧛵 𧛯 裂

統一碼

字形分析

筆順

基本區 U+88C2

上下結構

135422413534

五筆

倉頡

鄭碼

四角

gqje

mnyhv

arsr

12732

拼音 liè liě

注音 ㄌㄧㄝˋ ㄌㄧㄝˇ

部首 衣 部外 6總筆劃 12

基本區 88C2筆順 135422413534

常 通 標

裂 基本解釋

● 裂

liè ㄌㄧㄝˋ《廣韻》良薛切,入薛來。月部。


  1. 繒帛的殘餘。《説文•衣部》:「裂,繒餘也。」
  2. 坼開。《禮記•内則》:「衣裳綻裂,紉箴請補綴。」
  3. 割裂;分裂。《莊子•天下》:「道術將為天下裂。」
  4. 分割。《墨子•尚賢中》:「般爵以貴之,裂地以封之。」
  5. 裁剪。漢班婕妤《怨歌行》:「新裂齊紈素,鮮潔如霜雪。」
  6. 扯開;撕破。《左傳•昭公元年》:「召使者,裂裳帛而與之。」
  7. 古代分解肢體的酷刑。《後漢書•儒林傳上•楊倫》:「刎頸不易,九裂不恨。」

● 裂

liě ㄌㄧㄝˇ


  1. 方言。物件的兩部分向兩邊分開。如:衣服沒扣好,裂著懷。

英語 split, crack, break open; rend

德語 platzen. zersplittern; Spalte

法語 se fendre,crever

【漢典】

裂 詳細解釋

詳細字義


◎ 裂 liě

動

(1) 〈方〉∶物件的兩部分向兩邊分開 [with two parts of sth.separated to both sides]。

如:裂着懷

(2) 另見 liè

常用詞組


裂巴
 

基本詞義


◎ 裂 liè

名

(1) (會意。從衣,從列,列亦聲。本義:裁剪後的絲綢殘餘)

(2) 同本義 [odd bits of cloth]

裂,繒餘也。——《說文》

垂帶而厲(裂)。——《詩·小雅·都人士》

紀裂繻,公谷以履爲之。——《左傳·隱公二年》

又如:裂繻(漢制,裂繒帛爲符信,憑以出入關隘)

(3) 裂縫 [chink;crack]。

如:破裂(出現裂縫)

(4) 兩相鄰部分連接處形成的線或溝;常指裂開而成的線 [suture]。

如:豆的腹裂

詞性變化


 

◎ 裂 liè

動

(1) 裁剪;扯裂 [cut into parts;cut;clip]

裂,裁也。——《廣雅》

裂裳帛而與之。——《左傳》

旌旗裂。——《資治通鑑·唐紀》

嬌兒惡臥踏裏裂。——唐· 杜甫《茅屋爲秋風所破歌》

聲如裂帛。——唐· 白居易《琵琶行(並序)》

又如:裂帛(撕裂布帛;裁剪布帛作爲書信);裂素(裁剪白絹以繪畫作文);裂破(撕壞);裂裳(撕裂衣裳)

(2) 割,分 [divide]

裂,分也。——《廣雅》

裂地而封之。——《莊子》

又如:裂土(割據土地);裂石流雲(裂開山石,震動雲霄。形容聲音高昂響亮);裂土(給有功之臣分封土地);裂餅(分餅。亦指把所愛之物分賜他人);裂地(劃分土地);裂拆(分裂,裂開)

(3) 分裂;裂開 [split;break up]

衣裳綻裂。——《禮記·內則》

道術將爲天下裂。——《莊子·天下》。注:「分離也。」

目眥盡裂。——《史記·項羽本記》

四極廢,九州裂。——《淮南子》

馬首裂。——明· 魏禧《大鐵椎傳》

股落腹裂。——《聊齋志異·促織》

又如:分裂(整體的事物分開);爆裂(突然破裂);裂眼(形容極其憤怒的樣子);裂膚(皮膚凍裂。形容嚴寒的樣子);裂冠毀冕(碎裂其冠,毀壞其冕。比喻絕意仕進);裂冕掛冠(比喻拋棄冠晚,不再爲官;掛冠求去,致仕歸隱);裂地(地面坼裂;使地面開裂);裂眥(裂眥。因發怒而眼睛睜得極大,眼眶似乎要裂開。形容極其忿怒的神態);裂絕(破壞斷絕);裂敝(破裂損壞)

(3) 另見 liě

常用詞組


裂變裂脣裂縫裂谷裂果裂痕裂開裂口裂理裂片裂紋裂璺裂隙裂罅裂牙裂殖菌
【漢典】

裂 國語辭典

裂ㄌㄧㄝˋliè
名
  1. 裁剪後剩餘的布帛。《說文解字·衣部》:「裂,繒餘也。」

動
  1. 割、撕、破。如:「破裂」、「裂開」。《禮記·內則》:「衣裳綻裂,紉咸請補綴。」《後漢書·卷八一·獨行傳·范式傳》:「乃裂素為書,以遺巨卿。」

  2. 分散。如:「分裂」、「四分五裂」。《莊子·天下》:「後世之學者,不幸不見天地之純,古人之大體,術道將為天下裂。」

  3. 分配、劃分。《墨子·尚賢中》:「般爵以貴之,裂地以封之。」《戰國策·秦策五》:「大王裂趙之半以賂秦。」

【漢典】
【申集下】【衣】 裂·康熙筆画:12 ·部外筆画:6

裂 《康熙字典》

【申集下】【衣】 裂·康熙筆画:12 ·部外筆画:6

【唐韻】【正韻】良辥切【集韻】力蘖切【韻會】力辥切,𠀤音列。【說文】繒餘。【徐曰】裁剪之餘也。

又【廣韻】襞裂,破也。【禮·內則】衣裳䘺裂,紉箴請補綴。【晏子·雜下篇】女子而男其飾者,裂其衣,斷其帶。

又滅裂。【莊子·則陽篇】治民焉,勿滅裂。

又【韻會】力制切,音例。與厲通。【禮·內則註】鞶,小囊,盛帨巾者,男用韋,女用繒,有緣飾之,則是鞶裂與。【疏】案傳作鞶厲,古時通爲一字。

又人名。【春秋·隱二年】紀裂繻來逆女。 【說文】作𧚲。

 

【漢典】
【卷八】【衣】

裂 《說文解字》

【卷八】【衣】
《說文解字》

繒餘也。从衣𠛱聲。良辥切

《說文解字注》

(裂)繒餘也。巾部曰。㠲,㡜裂也。㡜,殘帛也。㡏,繒端裂也。內則曰:衣裳綻裂。方言曰:南楚凡人貧衣被醜敝,或謂之褸裂,皆繒餘之意。引伸爲凡分散殘餘之偁,或假烈爲之。方言曰:烈,餘也。晉衛之閒曰烈。齊語:戎車待游車之裂。韋注云:裂,殘也。古作𧙩。通作列。从衣列聲。良辥切。十五部。

【漢典】

裂 音韻方言

国际音标 liɛ˥˧; liɛ˨˩˦ 唐代读音 *liɛt日语读音 SAKU SAKERU韩语罗马 LYEL现代韩语 렬 열

客家话 [台湾四县腔] liet8 [客语拼音字汇] liad6 [海陆腔] liet8 [东莞腔] let8 [客英字典] liet8 [陆丰腔] liat8 [宝安腔] let8 [梅县腔] liet8粤语 lit6潮州话 lih8

近代音 來母 車遮韻 入聲作去聲 裂小空;中古音 來母 薛韻 入聲 列小韻 良辥切 三等 開口;上古音 黄侃系统:來母 曷部 ;王力系统:來母 月部 ;

官话 晋语 吴语 赣语 湘语 闽语 粤语 平话 客语
上古音 中古音
【漢典】

裂 字源字形

字源演變
甲骨文金文楚系簡帛說文秦系簡牘楷書楷書楷書
「裂」 說文‧衣部「裂」 睡.法80「裂」
秦系簡牘 說文小篆 隸書
字形對比
内地
台湾
香港
日本
韩国
異體字
列
𧙩
𧙷
𧚲
𧛵
𧛯
裂
【漢典】

【載入評論 】 【論壇討論】

同音字
    1. 䶛(lie4)
    2. 浖(lie4)
    3. 㬯(lie4)
    4. 䴕(lie4)
    5. 哷(lie4)
    6. 䮋(lie4)
    7. 列(lie4)
    8. 茢(lie4)
    9. 鬛(lie4)
    10. 䬅(lie4)
    11. 姴(lie4)
    12. 巤(lie4)
    13. 䟩(lie3)
    14. 挘(lie3)
    15. 毟(lie3)
    16. 忚(lie3)
    17. 咧(lie3)
同部首
    1. 褱
    2. 襲
    3. 裴
    4. 襄
    5. 表
    6. 褰
    7. 裹
    8. 袈
    9. 衷
    10. 䘫
    11. 褮
    12. 袅
同筆畫
    1. 㥰
    2. 蛱
    3. 趈
    4. 須
    5. 晳
    6. 喇
    7. 葵
    8. 牌
    9. 兟
    10. 缌
    11. 鼎
    12. 痝
初中古詩詞
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
唐·杜甫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
明·宋濂 《送东阳马生序》
  • 粵ICP備10071303號
  • ZDIC Facebook
  • ZDIC Twitter
  • Qgroup:203589259
  • WX:zdicwx
© 漢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