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典 | 古籍 | 詩詞 | 書法 |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條目
導航
漢典 古籍 詩詞 書法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條目 血跡

拼音 xuè jì

注音 ㄒㄩㄝˋ ㄐㄧˋ

血跡 詞語解釋

解釋

◎ 血跡 xuèjì

[bloodstain] 血留在物體上的痕跡

-----------------
國語辭典
血跡xiě jī ㄒㄧㄝˇ ㄐㄧ
  1. 血液滴落或沾附於各種物體上的痕跡。通常可據以偵斷刑案。《三國演義.第二○回》:「微露素絹,隱見血跡。」《初刻拍案驚奇.卷六》:「便有個把好事的人盤問他起來,口裡含糊,滿牙關多是血跡。」近血印

英語 bloodstain

德語 Blutfleck (S)​

法語 tache de sang

© 漢典

血跡 網路解釋

百度百科

血跡 (漢語詞語)

  • 詞目:血跡
  • 拼音:xuè jì
  • 詞義:(血 口語讀法:xiě):血在物體上留下的痕跡。
  • 基本解釋
  • [bloodstain] 血留在物體上的痕跡,法醫學概念:血跡又叫血痕,血痕主要分六種,分別是:滴落狀、流注狀、噴濺狀、擦拭狀、血印痕、血泊,除外還有轉移狀、濺落狀、拋甩狀、呼吸性血跡、稀釋狀、侵染狀、昆蟲形成血跡、乾燥性、凝固性等。
  • 詳細解釋
  • 1. 見“ 血跡 ”。
  • 2. 亦作“ 血痕 ”。血在物體上留下的痕跡。《水滸傳》第四五回:“老子摸得起來,摸了兩手血跡。”《鏡花緣》第二一回:“帶着許多怪獸,渾身血跡,攛了進去。”周立波 《暴風驟雨》第一部十八:“沒有一點點聲音,不留一星星血跡地把一口豬殺了。”
  • © 漢典

    【載入評論 】

    近同音
      1. 血蹟
      2. 血祭
      3. 血忌
      4. 削籍
      5. 雪脊
      6. 血疾
      7. 學記
      8. 血蹟
      9. 雪肌
      10. 削地
      11. 謔謔
      12. 謔親
      13. 謔浪笑敖
      14. 削髮為僧
      15. 吷氣
      16. 闝妓
      17. 童言無忌
      18. 雲際
      19. 墓記
      20. 俵寄
      21. 駭悸
    相關詞語
      1. 血力力
      2. 血管操
      3. 血液凝固
      4. 血海屍山
      5. 血氣
      6. 血系
      7. 溶血
      8. 以血洗血
      9. 生人血
      10. 驗血
      11. 近血
      12. 抽血
      13. 跡索
      14. 跡印
      15. 跡響
      16. 跡狀
      17. 跡痕
      18. 跡捕
      19. 交跡
      20. 形跡
      21. 溷跡
      22. 舋跡
      23. 齊跡
      24. 接跡
    • 粵ICP備10071303號
    • ZDIC Facebook
    • ZDIC Twitter
    • Qgroup:203589259
    • WX:zdicwx
    © 漢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