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典 | 古籍 | 詩詞 | 書法 |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條目
導航
漢典 古籍 詩詞 書法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拼音

注音

部首

lóng

ㄌㄨㄥˊ

部首 虫

部外 16

總筆畫 22

統一碼

字形分析

筆順

基本區 U+882A

上下結構

4143125111515111251214

五筆

倉頡

鄭碼

四角

uegj

yplmi

sii

01136

拼音 lóng

注音 ㄌㄨㄥˊ

部首 虫 部外 16總筆劃 22

基本區 882A筆順 4143125111515111251214

蠪 基本解釋

● 蠪

lóng ㄌㄨㄥˊ


  1. 〔鮭(guī)~〕古代傳說中的神名,如「東北方之下者,倍阿~~躍之。」
  2. 古書上說的一種大螞蟻。
【漢典】
【申集中】【虫】 蠪·康熙筆画:22 ·部外筆画:16

蠪 《康熙字典》

【申集中】【虫】 蠪·康熙筆画:22 ·部外筆画:16

【唐韻】盧紅切【集韻】盧東切,𠀤音聾。【爾雅·釋蟲】蠪,朾螘。【註】赤駁蚍蜉也。

又蠪蛭,獸名。【山海經】鳧麗之山有獸焉,其狀如狐而九尾、九首,虎爪,名曰蠪蛭。其音如嬰兒,是食人。

又蚗蠪。【史記·龜筴傳】明月之珠,出于江海,藏于蚌中,蚗蠪伏之。

又鮭蠪,神名。【莊子·達生篇】東北方之下者,倍阿鮭蠪躍之。【註】鮭蠪,狀如小兒,長一尺四寸,黑衣,赤幘,大冠,帶劒持戟。

又蠪蜂。【本草】生肇慶府,附橄欖樹,有手足,與木葉無異,鳴則自呼。

又【集韻】力鐘切,音龍。義同。一曰竹蟻。

【漢典】
【卷十三】【虫】

蠪 《說文解字》

【卷十三】【虫】
《說文解字》

丁螘也。从虫龍聲。盧紅切

《說文解字注》

(蠪)蠪丁、螘也。按此當於蠪丁爲逗。各本刪蠪字者、非也。讀爾雅者以丁螘爲句。亦非。蠪丁、螘之一名耳。爾雅丁作朾。从虫。龍聲。盧紅切。九部。

【漢典】

蠪 音韻方言

国际音标 luŋ˧˥

客家话 [台湾四县腔] lung2 [客英字典] lung2 [海陆腔] lung2粤语 lung4

近代音 中古音 來母 東韻 平聲 籠小韻 盧紅切 一等 合口;上古音 黄侃系统:來母 東部 ;王力系统:來母 東部 ;

上古音 中古音
【漢典】

蠪 字源字形

字源演變
甲骨文金文楚系簡帛說文秦系簡牘楷書楷書楷書
「蠪」 說文‧虫部「蠪」 睡.日甲51背「蠪」
秦系簡牘 說文小篆 隸書 傳抄古文字
字形對比
内地
台湾
香港
【漢典】

【載入評論 】 【論壇討論】

同音字
    1. 㡣(long2)
    2. 笼(long2)
    3. 湰(long2)
    4. 霳(long2)
    5. 尨(long2)
    6. 襱(long2)
    7. 爖(long2)
    8. 朧(long2)
    9. 聾(long2)
    10. 龓(long2)
    11. 礲(long2)
    12. 躘(long2)
同部首
    1. 䘎
    2. 蟧
    3. 蝵
    4. 螬
    5. 蝕
    6. 蝻
    7. 螉
    8. 蚸
    9. 䗒
    10. 蛦
    11. 蝙
    12. 蝦
同筆畫
    1. 䡺
    2. 䘅
    3. 巑
    4. 穱
    5. 鼳
    6. 灔
    7. 鰵
    8. 㜺
    9. 蠬
    10. 贖
    11. 亹
    12. 𠚠
  • 粵ICP備10071303號
  • ZDIC Facebook
  • ZDIC Twitter
  • Qgroup:203589259
  • WX:zdicwx
© 漢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