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典 | 古籍 | 詩詞 | 書法 |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條目
導航
漢典 古籍 詩詞 書法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笔顺动画

拼音

注音

部首

異體字

xiè

ㄒㄧㄝˋ

部首 虫

部外 13

總筆畫 19

𩼠 蠏 䲒

統一碼

字形分析

筆順

基本區 U+87F9

上下結構

3535112533112251214

五筆

倉頡

鄭碼

四角

qevj

nqlmi

rlmi

27136

拼音 xiè

注音 ㄒㄧㄝˋ

部首 虫 部外 13總筆劃 19

基本區 87F9筆順 3535112533112251214

次 通 標

蟹 基本解釋

● 蟹

xiè ㄒㄧㄝˋ


  1. 〔螃~〕節肢動物,水陸兩棲。全身有甲殼,足有五對,前雙足成鉗狀,稱「螯」,橫着爬。腹部分節,俗稱「臍」,雄性臍呈長尖形,雌性臍呈橢圓形。簡稱「蟹」,如「河~」,「海~」,「~黃」,「~青」。

英語 crab, brachyura

德語 Krabbe (S)​,Krebs (S)

【漢典】

蟹 詳細解釋

詳細字義


◎ 蟹

蠏 xiè

名

(1) 螃蟹 [crab]

蠏,有二敖、八足、旁行、非蛇鰺之穴無所庇。——《說文》

離爲蟹,外剛而內柔也。——《易·說卦》

蟹六跪而二螯。——《荀子·勸學》

蟹白慄黃。——《聊齋志異·促織》

(2) 動物名。節肢動物,全身有甲殼,前面的一對腳成鉗狀,橫着爬行。又如:蟹眼(喻指水初沸時冒起的小水泡);蟹爪(指一種形如蟹爪的畫筆);蟹火(漁人夜晚用來捕蟹的火);蟹厄(蟹行田中,爲害禾稼)

常用詞組


蟹粉蟹黃蟹獴
【漢典】

蟹 國語辭典

蟹ㄒㄧㄝˋxiè
名
  1. 動物名。節肢動物門甲殼綱。全身被有甲殼,頭胸多扁平而廣闊,有五對足,第一對變形為螯,橫行甚速。腹部分數節屈折於胸部之下,俗稱為「臍」,雄的臍尖,雌的臍圓。鹹、淡水皆產,種類甚多。

蟹ㄒㄧㄝˇ​xiě
  1. (一)​之又音。

【漢典】
【申集中】【虫】 蟹·康熙筆画:19 ·部外筆画:13

蟹 《康熙字典》

【申集中】【虫】 蟹·康熙筆画:19 ·部外筆画:13

【唐韻】【正韻】胡買切【集韻】【韻會】下買切,𠀤音獬。蟲名。【周禮·冬官考工記·仄行註】仄行,蟹屬。【疏】今人謂之旁蠏,以其側行故也。【爾雅翼】蟹八跪而二螯,八足折而容俯,故謂之跪,兩螯倨而容仰,故謂之敖,字从解者,以隨潮解甲也。殻上多作十二點深胭脂色,如鯉之三十六鱗。其腹中虛實亦應月。【廣韻】水蟲。仙方云:投于漆中化爲水,服之長生,以黑犬血灌之,三日燒之,諸䑕畢至。【山海經】姑射國在海中,屬列姑射,西南山環之,大蟹在海中。【註】蓋千里之蟹也。餘互詳蝤蟧螖等字註。 【集韻】通作䲒。

【漢典】
【卷十三】【虫】

↳蠏 《說文解字》

(說文解字未收錄「蟹」字頭,请參考「蠏」字:)
【卷十三】【虫】
《說文解字》

有二敖八足,㫄行,非蛇鮮之穴無所庇。从虫解聲。䲒,蟹或从魚。胡買切

《說文解字注》

(蠏)有二敖八足。敖俗作螯,作𩪋。廣韵曰:𩪋,蟹大腳也。螯,蟹屬,然則俗作螯尤誤也。敖,出游也。故其大腳曰敖。今本大戴禮作螯。非。旁行,攷工記梓人仄行,卽旁行也。鄭亦云蟹屬。非它鮮之穴無所庇。庇者,蔭也。鮮者,今之鱓字。鱓者,魚名,見魚部。魚之似蛇者也。常演切。又作䱇。今大戴禮作䱇,或誤䱉。荀子作蟺。許書古本多作鮮。葢漢人多叚貉國鮮魚之字爲之,本無正字也。玄應曰:鱓又作鱔鮮二形,同。勸學篇曰:蟹二螯八足,非虵䱇之穴而無所寄者,用心躁也。从虫解聲。胡買切。十六部。廣韵曰:蟹,說文作蠏,知古如此作。

(䲒)蠏或从魚。

【漢典】

蟹 音韻方言

国际音标 ɕiɛ˥˧ 日语读音 KANI韩语罗马 HAY现代韩语 해

客家话 [台湾四县腔] hai3 [宝安腔] hai3 [沙头角腔] hai3 [客英字典] hai3 [海陆腔] hai3 [陆丰腔] hai3 [东莞腔] hai3 [梅县腔] hai3 [客语拼音字汇] hai3粤语 haai5潮州话 hoi6

近代音 曉母 皆來韻 上聲 駭小空;中古音 匣母 蟹韻 上聲 蟹小韻 胡買切 二等 開口;上古音 黄侃系统:匣母 錫部 ;王力系统:匣母 錫部 ;

官话 晋语 吴语 赣语 湘语 闽语 粤语 平话 客语
上古音 中古音
【漢典】

蟹 字源字形

字源演變
甲骨文金文楚系簡帛說文秦系簡牘楷書楷書楷書
「蟹」 說文‧虫部「蟹」
「䲒」 說文或體
說文小篆 傳抄古文字
字形對比
内地
台湾
香港
日本
韩国
異體字
𩼠
蠏
䲒
【漢典】

【載入評論 】 【論壇討論】

同音字
    1. 䕈(xie4)
    2. 齥(xie4)
    3. 䕵(xie4)
    4. 䚳(xie4)
    5. 躠(xie4)
    6. 纈(xie4)
    7. 紲(xie4)
    8. 觟(xie4)
    9. 偰(xie4)
    10. 䙊(xie4)
    11. 㴽(xie4)
    12. 缷(xie4)
同部首
    1. 虿
    2. 䗉
    3. 蚹
    4. 螈
    5. 蜞
    6. 蟲
    7. 蚽
    8. 䗹
    9. 䖢
    10. 䖞
    11. 䖭
    12. 蟍
同筆畫
    1. 壢
    2. 騖
    3. 㦥
    4. 孼
    5. 蹰
    6. 䉡
    7. 鏖
    8. 䚩
    9. 艧
    10. 䩻
    11. 蘊
    12. 㙿
  • 粵ICP備10071303號
  • ZDIC Facebook
  • ZDIC Twitter
  • Qgroup:203589259
  • WX:zdicwx
© 漢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