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典 | 古籍 | 詩詞 | 書法 |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條目
導航
漢典 古籍 詩詞 書法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笔顺动画

拼音

注音

部首

異體字

chú

ㄔㄨˊ

部首 虫

部外 7

總筆畫 13

蠩

統一碼

字形分析

筆順

基本區 U+870D

左右結構

2512143411234

五筆

倉頡

鄭碼

四角

jwty|jwgs

liomd

iomf

58194

拼音 chú

注音 ㄔㄨˊ

部首 虫 部外 7總筆劃 13

基本區 870D筆順 2512143411234

標

蜍 基本解釋

● 蜍

chú ㄔㄨˊ


  1. 〔蟾~〕見「蟾」。

英語 toad

法語 crapaud

【漢典】

蜍 詳細解釋

詳細字義


◎ 蜍 chú

〈名〉

(形聲。從蟲,餘聲。本義:蟾蜍的省稱) 同本義 [toad]

天邊蜍兔,去我堂堂。——清· 陳維崧《風流子》

【漢典】

蜍 國語辭典

蜍ㄔㄨˊchú
  1. 參見「蟾蜍 」條。

蜍ㄩˊyú
名
  1. 蝳蜍:蜘蛛的別名。參見「蜘蛛 」條。

【漢典】
【申集中】【虫】 蜍·康熙筆画:13 ·部外筆画:7

蜍 《康熙字典》

【申集中】【虫】 蜍·康熙筆画:13 ·部外筆画:7

【唐韻】署魚切【集韻】【韻會】常如切,𠀤音𧄔。蟾蜍也。【本草】蕭炳曰:腹下有丹書八字者,眞蟾蜍也。蘇頌曰:蟾蜍多在人家下處,形大,背上多痱磊,行極遲緩,不能跳躍,亦不解鳴。蝦蟇多在陂澤閒,形小,皮上多黑斑點,能跳接百蟲,舉動極急。二物雖一類,而功用稍別。互見蟾字註。

又【集韻】羊諸切,音余。蜘蛛,一名蝳蜍。【揚子·方言】北燕、朝鮮洌水之閒謂之蝳蜍。 【集韻】或作蠩。

【漢典】

蜍 音韻方言

国际音标 tʂʰu˧˥ 唐代读音 zhiu越南语 thờ

客家话 [陆丰腔] shu3 [台湾四县腔] su2 cu2 [客英字典] chu2 [海陆腔] shu2 chu2 [梅县腔] shu2 chu2 [宝安腔] su2 (cu2)粤语 ceoi4 cyu1 cyu4 syu4

近代音 穿母 魚模韻 平聲陽 除小空;中古音 喻以母 魚韻 平聲 余小韻 以諸切 三等 合口;禪母 魚韻 平聲 蜍小韻 署魚切 三等 合口;上古音 黄侃系统:定母 模部 ;王力系统:禪母 魚部 ;

上古音 中古音
【漢典】

蜍 字源字形

字源演變
甲骨文金文楚系簡帛說文秦系簡牘楷書楷書楷書
「蜍」 㸓尊西周中期集成5931「蜍」
金文 傳抄古文字
字形對比
中国大陆
台湾
香港
日本
異體字
蠩
【漢典】

【載入評論 】 【論壇討論】

同音字
    1. 蒭(chu2)
    2. 㜗(chu2)
    3. 锄(chu2)
    4. 䟞(chu2)
    5. 雏(chu2)
    6. 㡡(chu2)
    7. 䅳(chu2)
    8. 鋤(chu2)
    9. 耝(chu2)
    10. 䎤(chu2)
    11. 㕏(chu2)
    12. 㗙(chu2)
同部首
    1. 蟏
    2. 蝯
    3. 蟁
    4. 䖡
    5. 蝵
    6. 蟅
    7. 蛄
    8. 䘌
    9. 蜫
    10. 䖸
    11. 蚅
    12. 䗮
同筆畫
    1. 缣
    2. 禁
    3. 睦
    4. 嗮
    5. 觎
    6. 塐
    7. 鲉
    8. 嗪
    9. 輄
    10. 歅
    11. 锛
    12. 蓤
  • 粵ICP備10071303號
  • ZDIC Facebook
  • ZDIC Twitter
  • Qgroup:203589259
  • WX:zdicwx
© 漢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