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典 | 古籍 | 詩詞 | 書法 |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條目
導航
漢典 古籍 詩詞 書法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拼音

注音

部首

異體字

bào

ㄅㄠˋ

部首 虫

部外 5

總筆畫 11

鮑

統一碼

字形分析

筆順

基本區 U+86AB

左右結構

25121435515

五筆

倉頡

鄭碼

四角

jqnn

lipru

iry

57112

拼音 bào

注音 ㄅㄠˋ

部首 虫 部外 5總筆劃 11

基本區 86AB筆順 25121435515

蚫 基本解釋

● 蚫

bào ㄅㄠˋ


  1. 同「鮑」,鮑魚。

英語 abalone; dried fish; surname

【漢典】
【申集中】【虫】 蚫·康熙筆画:10 ·部外筆画:4

蚫 《康熙字典》

【申集中】【虫】 蚫·康熙筆画:10 ·部外筆画:4

【直音】白交切【字彙補】音瓢。義未詳。

【漢典】
【卷十一】【魚】

↳鮑 《說文解字》

(說文解字未收錄「蚫」字頭,请參考「鮑」字:)
【卷十一】【魚】
《說文解字》

饐魚也。从魚包聲。薄巧切

《說文解字注》

(鮑)饐魚也。饐、飯傷溼也。故鹽魚溼者爲饐魚。周禮籩人有鮑。注云。鮑者、於𤐧室中𤐧乾之。出於江淮。師古注漢書曰。鮑、今之䱒魚也。鄭以爲於煏室乾之。非也。秦始皇載鮑亂臭、則是䱒魚耳。而煏室乾者、本不臭也。䱒於業反。按玉篇作裛魚。皆當作浥耳。浥、溼也。釋名曰。鲍、腐也。埋藏淹使腐臭也。从魚。包聲。薄巧切。古音在三部。

【漢典】

蚫 音韻方言

国际音标 pɑu˥˧ 日语读音 AWABI越南语 bâu

韵书 上古音 中古音
【漢典】

蚫 字源字形

字源演變

重定向至「鮑」。

甲骨文金文楚系簡帛說文秦系簡牘楷書楷書楷書
「𩍂」 𦅫鎛春秋中期集成271「鮑」 說文‧魚部「蚫」
金文 說文小篆 傳抄古文字
字形對比
内地
台湾
香港
日本
異體字
鮑
【漢典】

【載入評論 】 【論壇討論】

同音字
    1. 暴(bao4)
    2. 瀑(bao4)
    3. 儤(bao4)
    4. 豹(bao4)
    5. 犦(bao4)
    6. 忁(bao4)
    7. 鑤(bao4)
    8. 䤖(bao4)
    9. 㲒(bao4)
    10. 菢(bao4)
    11. 犳(bao4)
    12. 袌(bao4)
同部首
    1. 﨡
    2. 䗘
    3. 蜧
    4. 蟲
    5. 蠶
    6. 螄
    7. 蜊
    8. 蝐
    9. 螶
    10. 蠡
    11. 蠟
    12. 螙
同筆畫
    1. 啒
    2. 䓛
    3. 㨃
    4. 笲
    5. 㪍
    6. 庸
    7. 痔
    8. 偧
    9. 脞
    10. 䟜
    11. 崒
    12. 飦
  • 粵ICP備10071303號
  • ZDIC Facebook
  • ZDIC Twitter
  • Qgroup:203589259
  • WX:zdicwx
© 漢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