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典 | 古籍 | 詩詞 | 書法 |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條目
導航
漢典 古籍 詩詞 書法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拼音

注音

部首

異體字

chuí

ㄔㄨㄟˊ

部首 艸

部外 8

總筆畫 14

𡍮

統一碼

字形分析

筆順

基本區 U+83D9

上下結構

12231212211

五筆

倉頡

鄭碼

四角

atgf

thjm

emeb

44105

拼音 chuí

注音 ㄔㄨㄟˊ

部首 艸 部外 8總筆劃 11

基本區 83D9筆順 12231212211

菙 基本解釋

● 菙

chuí ㄔㄨㄟˊ


  1. 古書上說的一種樹,古代用其荊條占卜。

德語 Knüttel (S)​,prügeln (V)​,schlagen (V)

【漢典】

菙 詳細解釋

詳細字義


◎ 菙 chuí

名

木名。荊屬 [chaste tree;vitex]。古人占卜時用以燒炙龜殼。如:菙氏(古官名。掌灼龜之木,用於占卜)

【漢典】

菙 國語辭典

菙ㄔㄨㄟˊchuí
名
  1. 古代用來灼龜占卜的荊條。《集韻·上聲·紙韻》:「菙,木名。」《周禮·春官·菙氏》:「菙氏,掌共樵契以待卜事。」

【漢典】
【申集上】【艸】 菙·康熙筆画:14 ·部外筆画:8

菙 《康熙字典》

【申集上】【艸】 菙·康熙筆画:14 ·部外筆画:8

【唐韻】時髓切,音捶。木名,荆也。【周禮·春官·菙氏註】燋焌用荆菙之類。【疏】掌共燋契也。【韻會】有捶氏共菙以灼龜。

【漢典】

菙 音韻方言

国际音标 tʂʰuei˧˥

粤语 ceoi4

近代音 中古音 禪母 紙韻 上聲 菙小韻 時髓切 三等 合口;上古音 黄侃系统:定母 歌部 ;王力系统:禪母 歌部 ;

韵书 上古音 中古音
【漢典】

菙 字源字形

傳抄古文字
字形對比
内地
台湾
香港
異體字
𡍮
【漢典】

【載入評論 】 【論壇討論】

同音字
    1. 倕(chui2)
    2. 埀(chui2)
    3. 𠂹(chui2)
    4. 箠(chui2)
    5. 圌(chui2)
    6. 腄(chui2)
    7. 椎(chui2)
    8. 㝽(chui2)
    9. 陲(chui2)
    10. 垂(chui2)
    11. 槌(chui2)
    12. 㩾(chui2)
同部首
    1. 萖
    2. 䕢
    3. 藳
    4. 䒖
    5. 蘉
    6. 薖
    7. 莇
    8. 萤
    9. 䕏
    10. 芡
    11. 苑
    12. 葬
同筆畫
    1. 㩽
    2. 紺
    3. 梟
    4. 䏱
    5. 跃
    6. 訫
    7. 惨
    8. 悽
    9. 窒
    10. 掙
    11. 偯
    12. 䄻
  • 粵ICP備10071303號
  • ZDIC Facebook
  • ZDIC Twitter
  • Qgroup:203589259
  • WX:zdicwx
© 漢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