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典 | 古籍 | 詩詞 | 書法 |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條目
導航
漢典 古籍 詩詞 書法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拼音

注音

部首

cuó

ㄘㄨㄛˊ

部首 虍

部外 5

總筆畫 11

統一碼

字形分析

筆順

基本区 U+8658

左上包围结构

21531525111

五筆

倉頡

鄭碼

四角

haeg|hegd

ypbm

ihlc

21212

拼音 cuó

注音 ㄘㄨㄛˊ

部首 虍 部外 5總筆劃 11

統一碼 8658筆順 21531525111

虘 基本解釋

基本字義


● 虘

cuó ㄘㄨㄛˊ

     ◎ 虎剛暴而刁詐。

© 漢典
【申集中】【虍】 虘·康熙筆画:11 ·部外筆画:5

虘 《康熙字典》

【申集中】【虍】 虘·康熙筆画:11 ·部外筆画:5

【集韻】才何切,音醝。【玉篇】同䖕。

© 漢典
【卷五】【虍】

虘 《说文解字》

【卷五】【虍】
『說文解字』

虎不柔不信也。从虍且聲,讀若䣜縣。昨何切

『說文解字注』

(虘)虎不柔不信也。剛暴矯詐。从虍。且聲。讀若䣜縣。昨何切。按邑部曰。䣜、沛國縣也。䣜覰皆虘聲。然則古音本在五部。沛人言䣜若昨何切。此方言之異。而虘讀同之。

© 漢典

虘 音韻方言

国际音标 tsʰuo˧˥ 日语读音 TAKEDAKESHII

韵书 上古音 中古音
© 漢典

虘 字源字形

字源演變
甲骨文金文楚系簡帛說文秦系簡牘楷書楷書楷書
「虘」 鄴3下.43.4合27997「虘」 虘作父辛簋西周早期集成3520「虘」 新乙3.60、乙2.13「虘」 說文‧虍部「虘」
「虘」 上(1).孔.23
「虘」 上(1).䊷.14
甲骨文 金文 楚系簡帛 說文小篆
字形對比
中国大陆
台湾
© 漢典

【載入評論 】 【論壇討論】

同音字
    1. 鹺(cuo2)
    2. 㿷(cuo2)
    3. 䰈(cuo2)
    4. 蒫(cuo2)
    5. 䠡(cuo2)
    6. 痤(cuo2)
    7. 酇(cuo2)
    8. 㟇(cuo2)
    9. 㭫(cuo2)
    10. 蔖(cuo2)
    11. 瘥(cuo2)
    12. 鹾(cuo2)
同部首
    1. 虩
    2. 虏
    3. 虛
    4. 虡
    5. 䖏
    6. 虝
    7. 虗
    8. 䖉
    9. 䖘
    10. 虙
    11. 虓
    12. 虧
同筆畫
    1. 㨃
    2. 䆜
    3. 堏
    4. 䋈
    5. 啬
    6. 㷀
    7. 脞
    8. 埼
    9. 悺
    10. 娾
    11. 晢
    12. 崯
  • 粵ICP備10071303號
  • ZDIC Facebook
  • ZDIC Twitter
  • Qgroup:203589259
  • WX:zdicwx
© 漢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