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典 | 古籍 | 詩詞 | 書法 |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條目
導航
漢典 古籍 詩詞 書法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拼音

注音

部首

異體字

shǔ

ㄕㄨˇ

部首 艸

部外 16

總筆畫 22

𦺪 䅷

統一碼

字形分析

筆順

基本區 U+85F7

上下結構

122411125112132511

五筆

倉頡

鄭碼

四角

ayfj

tyra

esbm

44664

拼音 shǔ

注音 ㄕㄨˇ

部首 艸 部外 15總筆劃 18

統一碼 85F7筆順 122411125112132511

藷 基本解釋

基本字義


● 藷

zhū ㄓㄨˉ

  1. 〔~蔗〕即甘蔗。《説文•艸部》:“藷,藷蔗也。”

其它字義


● 藷

shǔ ㄕㄨˇ

  1. 〔~藇〕也作“𧄔藇”。即薯蕷,又稱山藥。薯蕷科。多年生纏繞藤本。《廣雅•釋草》:“𧄔藇,署預也。”

英語 yam, tuber, potato

德語 Kartoffel (S)

法語 patate,igname,patate,igname

© 漢典

藷 國語辭典

藷ㄓㄨzhū
  1. 參見「藷蔗 」條。

藷ㄕㄨˇshǔ
  1. 通「薯」。

© 漢典
【申集上】【艸】 藷·康熙筆画:22 ·部外筆画:16

藷 《康熙字典》

【申集上】【艸】 藷·康熙筆画:22 ·部外筆画:16

【唐韻】章魚切,音諸。【說文】藷蔗也。【張衡·南都賦】藷蔗薑䪤。【註】甘蔗也。詳蔗字註。

又常恕切,音署。【博雅】藷藇,署預也。【山海經】景山,其上多藷藇。【郭註】藷音曙。今江南單呼爲儲,語有輕重耳。

又【集韻】陳如切,音除。義同。或作𧄔。

© 漢典
【卷一】【艸】

藷 《說文解字》

【卷一】【艸】
『說文解字』

藷蔗也。从艸諸聲。章魚切

『說文解字注』

(藷)藷蔗也。三字句。或作諸蔗,或都蔗,藷蔗二字曡韵也。或作竿蔗,或干蔗,象其形也。或作甘蔗,謂其味也。或作邯𤯈。服䖍通俗文曰:荆州竿蔗。从艸諸聲。章魚切。五部。

© 漢典

藷 音韻方言

国际音标 ʂu˨˩˦ 日语读音 IMO韩语罗马 CE现代韩语 저

客家话 [海陆腔] shu2 zhu1 [客语拼音字汇] zu1 [台湾四县腔] su2 zu1 [客英字典] zhu1 [宝安腔] su2 | zu1 [陆丰腔] shu3 [梅县腔] shu2粤语 syu4 syu5

近代音 中古音 照章母 魚韻 平聲 諸小韻 章魚切 三等 合口;禪母 御韻 去聲 署小韻 常恕切 三等 合口;上古音 黄侃系统:端母 模部 ;定母 模部 ;王力系统:章母 魚部 ;禪母 魚部 ;

韵书 上古音 中古音
© 漢典

藷 字源字形

字源演變
甲骨文金文楚系簡帛說文秦系簡牘楷書楷書楷書
「藷」 說文‧艸部「藷」
說文小篆 傳抄古文字
字形對比
中国大陆
台湾
香港
日本
韩国
異體字
𦺪
䅷
© 漢典

【載入評論 】 【論壇討論】

同音字
    1. 蜀(shu3)
    2. 㟬(shu3)
    3. 鱪(shu3)
    4. 潻(shu3)
    5. 薥(shu3)
    6. 襩(shu3)
    7. 屬(shu3)
    8. 稌(shu3)
    9. 曙(shu3)
    10. 鼠(shu3)
    11. 㯮(shu3)
    12. 䝪(shu3)
同部首
    1. 苉
    2. 䓔
    3. 苗
    4. 蓣
    5. 艹
    6. 䔪
    7. 䓟
    8. 蓭
    9. 苄
    10. 蘢
    11. 蓆
    12. 蕷
同筆畫
    1. 癚
    2. 䞇
    3. 鎏
    4. 蹢
    5. 䉙
    6. 鮸
    7. 簮
    8. 雗
    9. 䕠
    10. 櫇
    11. 櫒
    12. 𠓈
  • 粵ICP備10071303號
  • ZDIC Facebook
  • ZDIC Twitter
  • Qgroup:203589259
  • WX:zdicwx
© 漢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