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典 | 古籍 | 詩詞 | 書法 |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條目
導航
漢典 古籍 詩詞 書法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拼音

注音

部首

簡繁

異體字

ráo

ㄖㄠˊ

部首 艸

部外 12

總筆畫 18

簡體 荛

荛

統一碼

字形分析

筆順

基本区 U+8558

上下结构

122121121121135

五筆

倉頡

鄭碼

四角

affq

tggu

ebbg

44212

拼音 ráo

注音 ㄖㄠˊ

部首 艸 部外 12總筆劃 15

統一碼 8558筆順 122121121121135

蕘 基本解釋

基本字義


● 蕘

ráo ㄖㄠˊ

     ◎ 見“蕘”。

英語 fuel, firewood; stubble

德語 Brennmaterial, Brennmittel (S)​,Gras (S)

法語 paille

© 漢典

蕘 國語辭典

蕘ㄖㄠˊráo
名
  1. 一種蔬菜。即蕪菁。漢·揚雄《方言·卷三》:「蘴、蕘,蕪菁也。陳、楚之郊謂之蘴,魯、齊之郊謂之蕘,關之東西謂之蕪菁。」

  2. 燃燒用的柴草。《管子·輕重甲》:「今北澤燒莫之續,則是農夫得居裝而賣其薪蕘。」

  3. 打柴的人。《詩經·大雅·板》:「先民有言,詢於芻蕘。」

動
  1. 採薪、打柴草。唐·柳宗元〈童區寄傳〉:「童區寄者,郴州蕘牧兒也,行牧且蕘。」

© 漢典
【申集上】【艸】 蕘·康熙筆画:18 ·部外筆画:12

蕘 《康熙字典》

【申集上】【艸】 蕘·康熙筆画:18 ·部外筆画:12

【唐韻】【正韻】𠀤如招切,音饒。【說文】草薪也。【左傳·昭十三年】淫芻蕘者。【疏】𠀤燃火之草也。

又蕘花,藥名。【本草註】蕘者,饒也,其花繁饒也。

又【集韻】尼交切,音鐃。菜名。【博雅】蘴蕘,蕪精也。【揚子·方言】陳楚之郊謂之蘴,魯齊之郊謂之蕘。

© 漢典
【卷一】【艸】

蕘 《说文解字》

【卷一】【艸】
『說文解字』

薪也。从艸堯聲。如昭切

『說文解字注』

(蕘)艸薪也。艸字依詩釋文補。大雅。詢于芻蕘。毛曰。芻蕘、薪采者。按說文謂物。詩義謂人。从艸。堯聲。如昭切。二部。

© 漢典

蕘 音韻方言

国际音标 ʐɑu˧˥ 日语读音 TAKIGI KIKORI韩语罗马 YO现代韩语 요

客家话 [陆丰腔] gniau3 [海陆腔] ngiau2 [客英字典] ngiau2 [台湾四县腔] ngiau2 [客语拼音字汇] ngiau2 [梅县腔] ngiau2 nio1粤语 jiu4

近代音 日母 蕭豪韻 平聲陽 饒小空;中古音 日母 宵韻 平聲 饒小韻 如招切 三等 開口;上古音 黄侃系统:泥母 豪部 ;王力系统:日母 宵部 ;

吴语
韵书 上古音 中古音
© 漢典

蕘 字源字形

字源演變
甲骨文金文楚系簡帛說文秦系簡牘楷書楷書楷書
「蕘」 說文‧艸部「蕘」「荛」 「蕘」
說文小篆 傳抄古文字
字形對比
中国大陆
台湾
香港
日本
異體字
荛
© 漢典

【載入評論 】 【論壇討論】

同音字
    1. 饒(rao2)
    2. 䫞(rao2)
    3. 饶(rao2)
    4. 嬈(rao2)
    5. 荛(rao2)
    6. 㹛(rao2)
    7. 橈(rao2)
    8. 娆(rao2)
    9. 桡(rao2)
    10. 襓(rao2)
同部首
    1. 苳
    2. 莐
    3. 芬
    4. 蔙
    5. 藙
    6. 䕘
    7. 䕩
    8. 䔁
    9. 蒊
    10. 蒥
    11. 萈
    12. 蔑
同筆畫
    1. 縂
    2. 槶
    3. 獦
    4. 蕋
    5. 熧
    6. 㕙
    7. 縆
    8. 駚
    9. 斳
    10. 雓
    11. 皚
    12. 镒
  • 粵ICP備10071303號
  • ZDIC Facebook
  • ZDIC Twitter
  • Qgroup:203589259
  • WX:zdicwx
© 漢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