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典 | 古籍 | 诗词 | 书法 | 通识
  • 查询索引
  • ............................
    汉字拆分查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繁体部首索引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说文部首索引
繁体
 
条目
导航
汉典 古籍 诗词 书法 通识
  • 查询索引
  • ............................
    汉字拆分查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体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说文部首索引
繁体

拼音

注音

部首

异体字

yì

ㄧˋ

部首 艹

部外 15

总笔画 18

𧆈 𧅙 𧄘

统一码

字形分析

笔顺

基本区 U+85D9

上下结构

122414313533343554

五笔

仓颉

郑码

四角

auec

tyoe

esgq

44247

拼音 yì

注音 ㄧˋ

部首 艹 部外 15总笔画 18

基本区 85D9笔顺 122414313533343554

藙 基本解释

● 藙

yì ㄧˋ


  1. 即“食茱萸”,果实味辛,可作调料。

英语 dogwood

【漢典】

藙 國語辭典

藙ㄧˋyì
名
  1. 一種辛香料,可入藥,並供食用。明·李時珍《本草綱目·卷三二·果部·食茱萸》:「時珍曰:『此即欓子也。蜀人呼為艾子,楚人呼為辣子,古人謂之藙及樧子。』」也稱為「食茱萸」。

【漢典】
【申集上】【艸】 藙·康熙筆画:21 ·部外筆画:15

藙 《康熙字典》

【申集上】【艸】 藙·康熙筆画:21 ·部外筆画:15

【集韻】魚旣切【韻會】疑旣切,𠀤音毅。【禮·內則】三牲用藙。【註】藙,煎茱萸也。 【說文】作𧆈。【玉篇】作𧅙。

【漢典】
【卷一】【艸】

↳𧆈 《说文解字》

(说文解字未收录“藙”字头,请参考“𧆈”字:)
【卷一】【艸】
《說文解字》

煎茱萸。从艸𩕺聲。漢津:會稽獻𧆈一斗。魚旣切

《說文解字注》

(𧆈)煎茱萸。内則。三牲用藙。鄭云。藙、煎茱萸也。漢律㑹稽獻焉。爾雅謂之榝。玉裁謂。許君云榝似茱萸、出淮南。則與鄭說異。皇侃義疏曰。煎茱萸、今蜀郡作之。九月九日取茱萸。折其枝。連其實。廣長四五寸。一升實可和十升膏。名之藙也。本艸圖經曰。食茱萸。蜀人呼其子爲艾子。按艾卽藙字。从艸。𩕺聲。魚旣切。十五部。漢律㑹稽獻𧆈一斗。

【漢典】

藙 音韵方言

国际音标 ji˥˧

客家话 [梅县腔] ngi5 [台湾四县腔] ngi5 [客英字典] ngi5 [海陆腔] ngi6粤语 ngai6

近代音 中古音 疑母 未韻 去聲 毅小韻 魚旣切 三等 開口;上古音 黄侃系统:疑母 沒部 ;王力系统:疑母 物部 ;

韵书 上古音 中古音
【漢典】

藙 字源字形

字形对比
内地
台湾
香港
异体字
𧆈
𧅙
𧄘
【漢典】

【加载评论 】 【论坛讨论】

同音字
    1. 㵩(yi4)
    2. 燚(yi4)
    3. 伿(yi4)
    4. 贀(yi4)
    5. 䭿(yi4)
    6. 裔(yi4)
    7. 跇(yi4)
    8. 䬥(yi4)
    9. 痬(yi4)
    10. 勩(yi4)
    11. 嬑(yi4)
    12. 澺(yi4)
同部首
    1. 蕭
    2. 䖀
    3. 蔫
    4. 䓑
    5. 蘎
    6. 芜
    7. 芪
    8. 蕛
    9. 蘻
    10. 荠
    11. 茥
    12. 蒺
同笔画
    1. 䴻
    2. 𠔷
    3. 礐
    4. 顔
    5. 䳛
    6. 䫜
    7. 䨪
    8. 賿
    9. 䨃
    10. 䱒
    11. 譃
    12. 䯠
  • 意 见 反 馈
  • 联 系 我 们
  • 关 于 汉 典
  • 免 责 声 明
  • 粤ICP备10071303号
  • ZDIC Facebook
  • ZDIC Twitter
  • Qgroup:203589259
  • WX:zdicwx
© 汉典